第250章 江口沉银(第2页)

 然而他生性暴戾,常常以威胁迫川民,屠戮无度。初入蜀时,他传檄州郡,扬言“顺者抚,逆者剿”,然而每当攻克城邑,便纵兵劫掠,百姓几乎没有存活者。 

 据《蜀碧》记载,张献忠曾设立“草杀”“天杀”之法,命令士卒每日屠杀千人,堆积的尸体遮蔽了江河,川中因此成为一片赤地。 

 他还设立“特科”之局,诓骗士子万人到青羊宫,将他们全部活埋,声称“毋留遗种以累新朝”。 

 成都沦陷后,他放火焚烧宫室,挖掘陵墓戮尸,三日后整个成都城成为一片焦土,野犬吃人,井中填满骸骨,惨状目不忍睹。 

 据说当时西川十室九空,《蜀难纪实》记载“山谷遗民,十存一二”,我们县城更是据说只剩余黄、陈、蒲三姓数十人。后来的诸姓,大多是“湖广填西川”时迁移过来的。 

 至于江口沉银的传说,更是在我们当地流传甚广。 

 说是明末1646年,张献忠在西川建立大西政权后,率军沿岷江南下转移,途中于彭山江口镇遭遇明将杨展伏击,双方激战导致大量战船焚毁沉没,满载金银财宝的船只沉入江底,形成了“江口沉银”这一历史事件。 

 此后,民间流传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的民谣,暗示着沉银的方位。三百余年来,江口河道屡现零星银锭。 

 不过当地百姓都说这些银锭不能轻易触碰,一首有“触碰沉银必遭横祸”的说法。据说是张献忠沉银时曾屠杀搬运金银的士兵与工匠以灭口,清代《蜀碧》等文献记载,参与沉银者“尽投江中,无一活者”,导致财宝沾染了怨气。 

 这种说法不知是真是假,但我知道,康熙年间,曾经有清朝政府组织在江口附近打捞过沉银。 

 但只得到了银子万余两,铸有西王赏功的铜钱若干。 

 当时主持此事的西川巡抚能泰,后来离奇暴毙,参与打捞的“没水军”,当时就无故淹死大半,剩下的也在三五年之内,无缘无故尽皆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