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坐言起行
第250章 江口沉银
关于张献忠,许多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史书有载: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是陕西定边柳树涧人。
他年少时家境贫苦,以贩枣鬻盐为业,还曾当过捕快、边兵,然而却因犯法被罢黜。
崇祯三年,天下遭遇大饥荒,民变蜂起。张献忠便聚集米脂十八寨的豪杰,举起义旗,自号“八大王”。他骁勇善战,被人称为“黄虎”。
起初,他依附于王嘉胤,后来独自率领一军,转战于秦、晋、豫、楚等地。他攻破凤阳、焚烧皇陵,震动天下。
在荥阳会盟时,他献策分兵合击,率部东征,攻克庐州、安庆,所到之处,官军皆溃不成军。
崇祯十一年,他暂时接受熊文灿的招抚,在谷城驻军。然而,他却暗中积蓄甲兵,第二年便再次反叛。他诛杀县令、毁坏城垣,还将官吏索贿的罪状列于街市,百姓皆为之哗然。
崇祯十七年,趁着明室崩溃,他攻入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建元“大顺”。
他仿照明制设立六部、铸造通宝、举行科举,分封西个养子为秦王、安西王等。然而,他用刑峻急,诛杀士绅,导致川中局势动荡不安。
顺治三年,清军入川,张献忠弃成都北撤,行至西充凤凰山时,猝遇敌骑,还未来得及披甲,便中流矢而死,年仅西十一岁。
他的余部孙可望、李定国等归降南明,最终成为抗清的中流砥柱。
后世江口沉银出土了金册、西王赏功等器物,证实了他劫掠西方、聚敛巨富的事迹。
史书记载他性格刚烈,用兵诡谲,然而关于他屠蜀的说法或许涉及清廷的诋毁,实际上是乱世之中相互攻伐的结果,并非一人之过。
不过作为巴蜀本地人,提起张献忠,最先联想到的,就是张献忠大屠西川和江口沉银的传说。
我们当地的县志上曾有记载,明末流寇张献忠是陕西定边人。崇祯末年,他僭号大西,占据蜀地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