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珠子的来历(第2页)

 道门历经千年传承至今,大致分为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等八派。 

 但这只是流传至今被世人公认的,还有一些流派,己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当然,还有一些流派行事不被主流社会接受,虽然自称道门,但与道门清静无为的宗旨相去甚远。 

 只是借道门的外皮,行非法之事而己,所谓皮同而骨异也。 

 我说的梅山教,大致就是这样一个门派,应该算得上是道门支派中的一朵奇葩。 

 梅山教创立于是北宋初期,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左右。 

 原本是居住在古梅山峒区域,少数苗族和瑶族的本土宗教,时称旧梅山教。 

 其演变为道门支派的时间,大概发生在元末明初。 

 湖广填川、滇的时候,移民把自身信仰的正一教部分教义带了过来,融合之后产生了新的信仰。 

 包括其信仰的神仙,科仪,都借鉴了正一教和佛教的内容,被称为新梅山教。 

 但其教义宗旨,并不为主流教派所容,世人往往称其为“巫教。” 

 在西南很多地方,都还有流传着一些,关于巫教邪术的可怕传说,什么丝毛箭、剜心刀,五雷火等等。 

 据说会这些邪术的人,往往自称师公,其行事往往喜怒无常,正邪不分。 

 常人稍有违逆,便会暗中施术害人,中者往往运气变差,轻则家宅不宁,时有损伤或者恶疾缠身。 

 甚至幼儿夭折,无故丢掉性命。 

 这些师公所会的,都还只是一些小术而己。 

 据说梅山教祖师张三郎,和座下三洞梅山梅山天子,即传说中的上座罗天子、中座李天子、下座肖天子。 

 个个艺业非凡,除了会一十八手梅山术法之外,还可召唤五路猖兵。 

 这些猖兵据说是上古黄帝和蚩尤大战时,战死的亡魂。 

 平时被封印在酆都铁围山中,镇守酆都魔王,实乃恶鬼中的恶鬼。 

 一旦被召唤出来,无论邪魔妖鬼,无不望风而逃。 

 只是五路猖兵只听命令,不管好歹,一旦放出,除了召唤之人,其余不分良莠,尽皆屠灭,许多无辜之人,也丧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