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李翊布局,天下诸侯皆为棋矣

第216章李翊布局,天下诸侯皆为棋矣

却说李翊得到袁谭泄密,告知袁尚领兵来追。

众问李翊如何处置,李翊命赵云带着千余乘粮车先行,送回徐州去。

然后命军士留在原地待命,准备御敌。

黄叙谏曰:

“子龙将军带走大量人马,我等少量部队留此御敌,须出奇兵才能制胜。”

李翊谓众人道:

“此处右北有一山林,可以设伏,只是需要一勇将为我埋伏。”

于是问众人谁敢前去。

黄忠主动请缨:

“忠愿往!”

李翊颔首,欣然道:

“汝既敢去,可听吾计策行事。”

“先与汝三千军士,多带能射者,即奔山林中。”

“待袁尚军过来攻我军前部时,汝便居高向下射。”

“若袁尚来攻山,我便攻其后背,与汝前后夹击。”

“汝亦可多寻石子准备,若彼当真来攻,矢石俱发,贼可破矣。”

黄忠领了计策,即率三千军士伏在山林中。

不多时,袁尚领兵路过。

哨骑飞马来报:

“将军前面有两条路,一条是山林,一条是小路。”

“未知我等该走哪条”

袁尚闻言,亲自催马前去看。

“小路平坦不易设伏,山林多树木,最易埋伏贼人。”

众人闻言,便纷纷劝袁尚走小路。

袁尚却拒绝道:

“李翊此人诡计多端,小路正因不易设伏,他反倒可能在此设下伏兵。”

“山林易藏伏兵,然或反无伏兵矣。”

众人一怔,暗想这是什么逻辑

有小路不走,走容易设伏的路

“……哈哈。”

袁尚一声冷笑,“诸君岂不闻兵者,诡道也。”

“李翊深谙此法,故极有可能在小路设下重兵埋伏。”

“山林中纵有伏兵,人必不多。”

众人闻言默然,只是暗想主公一连被李翊耍两次,是不是有些惊弓之鸟了

不过袁尚却显得很自信,大胆率军,走进山林中去。

咚咚咚……

甫一进入林子中,四面鼓声骤起,喊杀声震天。

早早埋伏在林中的黄忠,骤然杀出。

一下子便让袁尚军全军怔住。

“……怎么、怎么真有伏兵”

袁尚骇然失色,暗道李翊惯于用兵,这次又如此按常理出牌。

真叫人捉摸不透。

轰隆隆……

未等袁尚完全反应过来,山上的滚木礌石纷纷落下。

劈头盖脸自坡上砸落,数千袁军士兵立时被砸得脑浆迸流。

“……该死的,撤!”

袁尚急调转马头,下令军士撤出林中。

忽又闻得背后一阵喊杀之声,又一票军马杀到。

为首之人,正是李翊。

“……李郎在此!”

李翊勒住战马,按剑在手,眼眸中闪过一丝睥睨。

“李翊!!!”

袁尚见着李翊,被唬得肝胆俱裂。

袁军士兵早已被李翊杀破了胆,见着他出现在自己身后,立时大乱。

顾头不顾尾的四处乱窜。

此时黄忠也趁势冲下坡来,横刀立马,一往无前。

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宰一双。

刀锋过处,血光迸射。

片刻间,坡下已是堆尸如山,血流成渠。

袁尚盔也歪了,甲也斜了。

身上也被石头划出了好几道血痕,受此奇耻大辱,以他的脾性本该找李翊拼命。

因为他的部队人数仍旧占据优势。

尽管袁尚也意识到了李翊似乎分走了一支军队,但他并未联想到那支军队已经押粮走了。

只道别处还设有伏兵,遂不敢恋战。

领着残兵败将,灰溜烟地走了。

此战,李翊军击退袁尚军。

战后清扫战场,黄忠走过来,一脸不可思议地向李翊感慨道:

“吾只道袁尚会走小路,我却好绕至坡顶,居高下射。”

“不想此辈如此鲁莽,竟直往山林里闯,入我彀中。”

李翊笑道:

“袁尚鲜少用兵,今初登大位,急欲建功立威。”

“故而屡出昏招。”

“可须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袁神虽然牛逼,但他留下的几个继承人却没能继承到他的优点。

或者说每人各自只继承了一个优点,然后剩下的缺点全继承了。

长子袁谭勇猛过人,善于用兵。

但性格暴戾残忍,且目光短浅。

幼子袁尚实施仁政,能得人心。

但他本人其实不通兵法,因为没跟袁绍专门练过。

外甥高干文物秀出,治理并州更是政绩卓著。

但他不姓袁。

至于袁熙,性格优柔寡断,缺乏干大事的魄力。

但他老婆不错。

既击退袁尚军马,李翊即致书袁谭表示感谢。

袁谭见李翊击退袁尚兵马,大喜过望,谓左右人道:

“李子玉用兵如神,大破吾弟部卒。”

“吾欲趁势北上,席卷邺地,夺其大位。”

“公等看是如何”

言讫,忽有人报,城外集结了大量人马。

袁谭闻言大惊,暗忖莫非李翊欺我也

“河南军方退,怎又复来”

即登城看时,竟是西凉人马。

个个威武雄壮,人人健儿。

门旗上高书一个“马”字,正是西凉锦马超。

“莫非一战降并州之马超乎”

袁谭见着马超,心中甚是忌惮。

即按立女墙之上,冲城下高声大喊:

“马将军,吾与汝并无仇隙。”

“汝何故兴兵困我”

马超在城下,扬枪往墙头一指:

“吾非为汝而来,专为李子玉来也。”

为李翊来的

袁谭眉头一皱,暗想马超这厮从西凉大老远打到并州去。

又从并州跑到魏郡来,结果围着自己的城,说是要找李翊

“李子玉不在此,公可往黎阳去,其必领军退去此地了。”

袁谭出声再劝,

马超又道:

“吾亦知李子玉不在此,只是我军远遁而来,军士困乏。”

“闻说冀州殷实,袁氏富有四海。”

“故特来找袁公子慷慨解囊,乞将军粮二十万石!”

什么!

袁谭大怒,感情马超这厮跑冀州来找人,顺带还要敲自己一笔是吧!

不过转念一想也是,他大军离了并州,又没有补给线。

可不就是就地补给,因粮于敌吗

估计他这一路走来,是走到哪就抢到哪。

除非袁氏组建大规模军队过来阻击,否则地方官军谁敢拦他

谁能拦他

而袁谭猜测的很准,马超的确是一路寇略过来的。

他本就出身于边境,常年跟异族混居、混战,没有中原人那么多繁文缛节。

马超也明显能够感觉到,进入冀州底盘后,人口明显变得更稠密了。

他军中截止到现在,掳掠了上千人奴隶,有男有女。

另有牲畜数百头。

感慨冀州富庶的同时,也想着反正来都来了,不如顺便再抢一波。

好巧不巧,在追寻李翊足迹的时候,听说袁谭在繁阳,那就敲你一把罢!

“吾自家粮食尚且不足,哪有粮给你”

袁谭本就是个暴脾气,他现在都属于是在帮袁尚打工,仰赖他供给粮食。

哪里有富余分出来给马超

见袁谭不肯给,马超遂下令将繁阳围住。

袁谭气急,欲出城与马超决一死战。

郭图等众将之拦住:

“目今将军之敌,乃袁尚也。”

“马超英勇,并不易取,不若留足气力,更期擒得袁尚。”

袁谭怒道:

“马儿将我围住,吾走脱不得,如何去和吾弟争夺父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