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百废待兴的大秦四省(第2页)
终于,装载着黄金的商队抵达了各地官府。
官员们看到如此巨额的黄金储备,都大为震惊。
负责工程建设的张大人,眼中满是惊喜与钦佩,不禁感叹道:“罗丞相此举,简直是雪中送炭!有了这笔资金,我们规划已久的道路修缮工程、水利设施建设,都能顺利开展了。百姓们出行将更加便利,农田灌溉也有了保障,这对大秦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主管民生事务的李大人,同样激动不已,他连连点头,说道:“罗丞相深明大义,这些黄金能让我们为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我们可以建造更多的收容所,让流离失所的人有安身之所;还能购置大量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罗将军为大秦的稳定与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而负责教育的王大人,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希望:“有了这些资金,我们便能修缮学堂,聘请更多有学识的先生,让更多大秦的孩子有书可读。罗将军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支持,更是为大秦的未来培养人才,目光长远,令人敬仰。”
与此同时,罗楠在空间内又开启了另一项伟大工程 —— 培育高效农作物种子与高效农具。
空间内,一片生机勃勃的试验田映入眼帘。
罗楠穿梭其中,仔细观察着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她运用现代先进的农业知识,不断对种子进行改良。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终于培育出一批适应大秦各地气候、产量极高的农作物种子。
这些种子颗粒饱满,蕴含着无限生机。
在农具研发区域,罗楠亲自动手,设计出一款款高效农具。
从轻巧便捷的锄头,到能够提高耕种效率数倍的新式犁具,每一件都凝聚着她的智慧。
罗楠还组织工匠们批量生产这些农具,确保数量足够分发到适合耕种的各地。
当高效农作物种子和高效农具分发到各地时,引发了巨大反响。
农民们好奇地围在官员身边,看着这些从未见过的种子和农具。
一位年轻的农民拿起新式犁具,仔细端详着:“这玩意儿看着就厉害,真能让咱种地更轻松?”
官员笑着为大家讲解使用方法,农民们迫不及待地在田间进行尝试。随着新式犁具入土,土地被轻松翻开,效率远超以往。
“好家伙,这可太好了!” 农民们欢呼雀跃,眼中满是对未来丰收的期待。
在罗楠的一系列举措下,大秦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中,道路变得宽敞平坦,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乡村里,农田一片翠绿,丰收在望。
大秦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逐渐摆脱原始落后的面貌,稳步向着这个时代的一流国家迈进,恰似现代社会众多国家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实现经济腾飞、社会进步,走向繁荣富强 。
在各方努力下,东齐的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经济开始繁荣发展,慢慢与大秦融为一体,成为大秦版图中充满活力的一部分。
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对大秦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他们深知,这场改革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
两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曾经饱经战火与动荡的东齐,如今已化作大秦版图中的鲁省、浙省、苏省、皖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