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百废待兴的大秦四省
对东齐皇室成员的安置工作也有序进行。
东齐末代皇帝赵祥斌一家子被安置在燕京一处环境优美但戒备森严的府邸,每日生活无忧,却无法踏出府邸半步。
旁支皇室成员,脱下华服,拿起农具,开始适应普通百姓的生活。
东齐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有的感慨皇室兴衰无常,“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室宗亲,如今也得像咱老百姓一样,靠自己双手吃饭了。”
但大多数百姓对大秦的处置方式表示认可,“大秦皇帝仁慈,没赶尽杀绝,还给他们留了条活路。”
而东齐官员考核也顺利完成,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官员留了下来,与大秦派来的官员携手合作。
他们一同深入民间,了解百姓需求,兴修水利,开办集市,推广先进技术。
百姓们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对改革的支持度越来越高。
在一处新开的集市上,一位卖布的东齐商贩满脸笑容地说:“自从新官上任,这集市热闹多了,生意也好做了。听说他们还打算修条大路,以后咱买卖东西就更方便咯!”
罗楠身处青城,心中却时刻牵挂着大秦广袤土地上的建设大业。
她深知,大秦前期纳入的诸多土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都急需海量资金注入,如同干涸的大地渴望甘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罗楠决定动用自己空间内储存的黄金储备,为大秦的发展添砖加瓦。
这一决策,恰似现代社会中那些果敢推动改革的举措,为大秦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罗楠走进那神秘的空间,只见堆满黄金的角落,金砖闪烁着耀眼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财富的故事。
她按照精心制定的预算,有条不紊地将黄金搬运出来。
这些黄金有的被铸成规整的金砖,有的则是形态各异的金饰,每一块都凝聚着巨大的价值。
罗楠仔细清点着,额头渗出细密汗珠,眼神却坚定无比。
“这些黄金,定能为大秦解燃眉之急。” 她轻声自语道。
这就如同现代社会中,为了推动大型项目建设,精准调配资金资源,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随后,罗楠联系上洪天娇的商队。
商队成员们听闻要运送如此巨额的黄金,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但在罗楠的指挥下,众人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黄金装载到特制的马车上,层层包裹,确保运输安全。
每一辆马车都由经验丰富的车夫驾驭,四周还配备了精锐的狼牙军护卫。
“务必将这些黄金安全送达各地官府,交给官员们合理使用,用于民生建设。”
罗楠严肃地对商队负责人叮嘱道。
这严谨的运输安排,类似现代社会重要物资运输时,采用的严密安保措施,保障资源顺利抵达目的地。
商队浩浩荡荡出发,一路尘土飞扬。
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当得知车上装载的是用于建设的资金时,大家不禁对罗楠的举措赞不绝口。
“罗丞相真是心系百姓,有了这些黄金,咱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一位老者感慨地说道。
这情景,就像现代社会推行惠民政策时,民众对政府的认可与期待,改革的成果惠及百姓,收获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