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出征

 报文的内容远比这个口述更详细。 

 张村在长城外开垦了几万亩良田,蒸汽拖拉机把草原重新开垦成农地,种植了麦和粟,又开挖了水渠浇灌田地。虽然很难得到肥料,但是机械化耕作的效率很高,去年的田产相当可观。 

 在长城外开设的这几个定居点,开垦农田,放牧牛羊,成为张村农业和牧业的有效支撑。商行在这里投入了相当多的钱财。为了安全,也在当地建设了堡寨、分发了武器,对小股匈奴部落,这些堡寨自保无虞,但是面对上万骑兵,就很麻烦。 

 在这些堡寨,也有两三部无线电,定期和张村这面联络,汇报草原生产情况,也搜集草原上部落的动向。通过分散出去的游牧队伍,长城定居点也及时搜集到靠近九原和上郡这面草原上骑兵的动向,发现有一支数千上万人的骑兵往这个方向来,游牧小队放弃了牛羊,首接快马回到定居点做预警。 

 打得过才打,打不过就跑。这是张村给定居点的死命令,无论如何,人命安全是第一重要的。所以信息第一时间传到张村求援。 

 蒙恬立即去电讯室,了解定居点的情况。 

 “天下也没个安生时候,啥啥都要管!”张诚咕哝着。扶苏却己经起身。不多时回来的时候,扶苏己经换上了戎装。腰间佩着剑。 

 “你要干啥?”张诚仰头问扶苏。 

 “守土有责,我亲去长城新村带兵御敌!”扶苏回答的理所当然。张诚却皱了眉头。 

 不多时,蒙恬回来,看着扶苏的样子,却没什么点评,只说:“匈奴人不少,有犯边的意图,我要带人过去看看。从山下的新村征集3000人跟我走。” 

 这种事情,大家都没经验,蒙恬是张村武装力量的负责人,大家只好相信蒙恬的判断,一场会议就此结束。 

 工业化的一个副产品,就是社会化组织。张村虽然高度重视消费和家庭生活,但是整个张村却有一种军事化组织的特点。当蒙恬安排到山下的新村去征兵的时候,没有半日时间,3000人己经在村外的坡地上集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