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充满活力的红山村(第2页)

 她万万没想到,这里的老百姓竟然已经开始了认字学习之旅。 

 红村根据地,真是一个充满奇迹与希望的地方! 

 她对林枫团长的这一安排,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佩。 

 确实,林枫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军人。 

 他深知,抗日战争的胜利只是第一步。 

 国家贫弱、教育落后的现状才是未来发展的最大阻碍。 

 他坚信,教育才是改变国家命运、塑造未来的关键。 

 因此,他充分利用了红村根据地逃难而来的老师和学生这一宝贵资源。 

 让他们发挥所长,不仅为士兵们提供教学,更鼓励老百姓读书认字。 

 为战后的国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夜幕降临。 

 记者程如诗在根据地老百姓的居住区附近,又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现象: 

 老百姓们吃完晚饭后,并不急于休息。 

 而是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唱歌跳舞,享受着属于他们的欢乐时光。 

 这些舞蹈和歌曲,有的充满了本地特色,有的则是从文工队那里学来的。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符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程如诗深深地被这种氛围所感染。 

 她意识到,这里的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识字教育,更渗透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士兵还是老百姓,都积极参与其中,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充满活力的红山村。 

 这样的生活氛围,甚至比八路军总部后方还要更加温馨、更加和谐。 

 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动容。 

 程如诗在特种团中深入采访之际,林枫同样在团部忙碌着。 

 这时,潇雅匆匆走进屋内,轻声说道: 

 “团长,晋绥军358团派来了一位联络官,他说想见您” 

 林枫闻言,眉头微皱,稍作迟疑后道:“哦?楚云飞派人来了?请他进来吧” 

 潇雅应声而去,不一会儿,一位身着晋绥军服的联络官便步入团部。 

 他朝林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说道: 

 “林团长,您好!我是358团的联络官,这次我代表我们楚团长邀请你” 

 林枫故作不知,故作好奇地问道:“哦?楚团长?楚兄有何指示?” 

 联络官微微一笑,语气中透露出几分客气与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