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充满活力的红山村

 次日清晨,记者程如诗满怀着期待与好奇。 

 她深入村庄,穿梭于百姓之间,进行着一场场深入的采访。 

 让她惊讶不已的是,特种团根据地内竟然还成立了一所学校。 

 虽然这所学校很简陋,都不算是正规学校。 

 这是特种团专门开辟了一块地方,将村里所有儿童。 

 甚至所有愿意学习的年轻人都集中起来,教他们读书认字。 

 教学内容很是简单基础,重在启蒙,主要是先认字识字。 

 更令程如诗震撼的是,每当孩子们上课时。 

 一些闲暇无事的百姓也会自发地围坐在教室旁,跟着孩子们一起学习认字。 

 这一幕幕温馨而又充满希望的画面,让程如诗深受感动。 

 她好奇地走向一位正在认真学习的大娘,轻声问道: 

 “大娘,您怎么也跟着小孩们一起读书认字呢?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意思?” 

 大娘闻言,呵呵一笑,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那当然啦,程记者! 

 咱们特种团的林团长可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他说以前我们老百姓大多都是文盲,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 

 现在有条件,我们得好好学习文化,不能再让下一代重蹈覆辙。 

 团长还特别交代我们,种地也需要文化呢,我们的麦子品质这么好。 

 只有学了文化,才能种得更好,产量更高。 

 而且团长还提到,以后根据地还会建工厂,那时候做工人也一定要认字,能写会算才行。 

 团长说,到时候会优先招聘那些认字的老百姓呢。 

 所以啊,我们整个根据地的百姓们。 

 只要有条件、有时间,都会来学校跟着小朋友们一起学习认字,争取以后能先进工厂呢。 

 我们这些大人,白天忙着种地或工作。 

 到了晚上也不忘学习,会让家里的小孩当起小老师,教我们认字。 

 我们一天只学一个到两个字,积少成多,我现在已经能认出十几个字了。 

 看,我还会写呢!” 

 大娘说着,兴奋地捡起一根树枝。 

 在地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虽然字迹并不工整,但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完整地表达了她的心声。 

 这一幕,让记者程如诗内心深受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