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清,挽救神幻华夏海森堡里薛定谔的猫

第348章 朝廷之上,信仰之下(第3页)

 那些被利益蒙蔽双眼的朝臣们,也随声附和!

 一时间,朝堂上支持引入洋教的声音甚嚣尘上。

 为了让计划顺利推进,林羽等人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先是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美其名曰“洋务兴邦局”!

 表面上,负责统筹洋教相关事务以及引进所谓的先进技术!

 实则是林家与洋教势力暗中交易的据点。

 在这个机构中,林羽安插了众多亲信,把控着各项关键事务!

 从挑选传教士来华,到安排他们与朝廷官员会面,每一个环节都精心策划。

 接着,他们开始在各地推行所谓的“新政”,以洋教教义为蓝本,制定一系列政策。

 这些政策看似为百姓谋福祉,实则是在削弱传统儒家思想的根基,将洋教观念植入民间。

 比如,在教育领域,强制要求部分学堂加入洋教课程,培养新一代对洋教的认同感!

 在经济方面,与洋教势力合作,开展各种商业活动!

 表面上促进贸易繁荣,实则是让洋教势力渗透进大清的经济命脉。

 随着洋教势力在大清的不断扩张,民间反对的声音也逐渐涌现。

 一些有识之士,看清了林羽等人的阴谋。

 他们联名上书,痛斥引入洋教的危害,呼吁清帝悬崖勒马。

 然而,林羽等人却视这些反对者为眼中钉、肉中刺,动用各种手段打压他们。

 他们或是诬陷这些人意图谋反,或是暗中破坏他们的声誉。

 使得这些正义之声,逐渐被淹没在滚滚而来的浊流之中 。

 不仅如此,他们以修建学堂、医院为名,吸引百姓前来。

 在这些场所中大肆宣扬洋教思想,潜移默化地改变百姓的信仰。

 对于那些不愿信奉洋教的百姓,林氏家仆则会暗中刁难!

 或是勾结当地官府,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进行打压,搞得民间怨声载道。

 在一些偏远的村镇,林氏家仆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

 以苛捐杂税、土地田产等为要挟,强迫那些朴实的百姓抛弃祖宗信仰,转而投身洋教。

 一时间,原本安宁祥和的乡村被搅得鸡犬不宁,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