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朝廷之上,信仰之下(第2页)
他们呈上精心撰写的奏折,详细阐述洋教带来的种种好处。
从改善民生到增强军事力量,描绘出一幅令人心动的蓝图。
此时的清帝,正深陷权力的漩涡中心,苦苦挣扎。
朝堂被太后党羽层层把控,他虽贵为天子,却处处受限。
空有帝王之名,而无帝王之实。
每一道旨意的颁布,都要经过太后势力的层层掣肘,稍有不慎便会招来太后的斥责。
在清帝的认知里,自己就像一只被困于笼中的猛虎,空有威严却难以施展。
而洋教背后所隐藏的势力,在清帝眼中则是打破这一僵局的关键助力。
清帝暗自思量,若能巧妙借助洋教的力量。
一方面可以制衡太后党羽,让那些平日里对自己颐指气使的权贵们有所忌惮。
进而打破当前被掣肘的艰难局面,堂堂正正地重掌朝政大权。
另一方面,大清在与列强的多次交锋中,战场屡屡失利。
神话境界的缺失,让国家在面对列强的超凡力量时毫无还手之力。
洋教宣扬的神秘超凡之力,或许能助力华夏奠定神话之境,使国家实力实现质的飞跃。
在清帝的幻想中,一旦华夏奠定神话之境。
自己无疑将成为引领这一伟大变革的千古一帝。
彼时的清帝,仿佛看到了自己站在万民之上,接受着臣民的朝拜。
青史留名,成为后世敬仰的对象。
这种权力和荣耀的诱惑,让清帝逐渐迷失了方向。
他开始对林羽等人的计划大开绿灯,全然不顾其中可能隐藏的巨大危机。
清帝天真地坚信,只要以高明的手段合理利用洋教带来的力量。
必定能在增强国力的同时,为自己的皇权增添沉甸甸的筹码。
在这种近乎偏执的想法驱使下。
清帝选择性地忽视了,洋教势力背后复杂的利益诉求,以及可能潜藏的巨大危机。
一心沉浸在权力与荣耀的美梦中!
迫不及待地为洋教在国内的扩张大开方便之门 。
全然不知自己正一步步将国家和民族推向深渊 。
林羽深知清帝的心思,在朝堂上慷慨陈词,将洋教吹嘘得神乎其神!
不仅提及洋教能带来先进的军事技术,帮助大清抵御列强。
还称其独特的信仰体系能凝聚民心,稳固统治。
他与同党巧妙配合,将引入洋教描绘成扭转大清国运的关键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