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章 高俅哭诉(第3页)
听到高俅提起蔡京,赵佶恍然,忆起往昔,回想起蔡京的种种,那蔡京的确是个才华横溢之人,外放到大名府为官着实是大材小用。赵佶顿时眉眼舒展,脸上笑容绽放,亲切地对高俅道:“多亏高卿提醒,朕被朝事所扰,差点忘了蔡京。高卿所言极是,蔡京之才可任翰林学士承旨。朕明日就下旨调他回京师任职。高卿快快请起。”
高俅见计谋得逞,嘴角微微上扬,旋即顺势起身,恭恭敬敬地躬身走到赵佶身旁。赵佶满是欣慰地看向高俅,喟然长叹:“唉,自朕登基以来,昔日端王府的仆人大多离去,幸有高卿在朕身边。若非如此,朕这日子可真不好过啊!”之后君臣二人又闲谈了一会儿,高俅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御书房。
第二天早朝,赵佶便当众宣布了这项调令。众多朝臣纷纷出言反对。他们皆言蔡京虽有学识,可人品低劣,不堪大用。然而在赵佶的强硬坚持下,众臣无奈只得作罢。随后,调蔡京回京的旨意便交由官差快马加鞭送往大名府。
武植身为枢密承旨,每日皆要参与早朝,他本欲反对赵佶让蔡京担任翰林学士承旨这一决定,可眼见赵佶态度坚决,便沉默不语。 当他目光转向武将队列中那满脸得意的高俅时,瞬间猜到了其中端倪,这定是高俅在背后搞的鬼。他清楚,高俅与蔡京一旦勾结,朝堂之上的敌人又要增加一个。
“我也得抓紧时间寻找一群志同道合的盟友了。担任枢密承旨已一月有余,每天都待在枢密院,都还没好好去视察一下京师之中的禁军呢!”武植看着高俅那副得意神色,心中暗自警惕。
待朝堂议事结束,众人退朝之后,武植径直朝着枢密院走去。正走着,突然听到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哟,这不是武承旨嘛。哎呀呀,可还记得上次,哦对了,是上次元宵节的时候,你兄弟二人对我的羞辱,我可都一一记着呢!”正是高俅的声音。
武植停下脚步,神色淡然地转过身,看着高俅道:“高大人,往事已矣,若你一直耿耿于怀,只会显得你小肚鸡肠。我无意与你纠缠,还望你自重。”说完,武植并不理会高俅,径直向前走去。高俅盯着武植的背影,眼神阴冷,喃喃道:“哼,再让你蹦跶一段时间。等蔡大人回京,到时候有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