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章 殿前考校(第2页)
何灌说完,便一脸期待地看向武植。武植听闻何灌所言,心中顿时陷入了沉思。根据前世的记忆,这何灌好像是在靖康之耻时期战死沙场,想来定是一个忠勇有加的将士。但形容将士的诗大多出自唐朝时期,而宋朝之后,此类题材便多为词了”。随后,武植便想到了南宋初期岳飞所作的《满江红》,心中便有了主意。
“不过《满江红》当中的“靖康耻,犹未雪”此事还未发生,必须得改动一下才行”。武植暗自思量。随后武植想到了北宋初期所丢失的燕云十六州,顿时有了主意,把“靖康耻,犹未雪”改成“燕云陷,仇未报”,这样不就通顺合理了吗?想到此处,武植脸上露出了微笑。
既然何将军让自已在一盏茶的时间内做出诗词,自已也不能用时太短,否则难免会让何将军觉得自已太过草率,不够重视这次考校。过了片刻,武植便低头假装进行思考,片刻之后,抬头对着何灌拱手道:“禀将军,学生已经做好了。”
“哦?这么快就做好了?你可要好好思索一番,不然若是做得不好,说出来让众人笑掉大牙,那可就丢了你老师苏大才子的名声了。”何灌面带笑容,对着武植说道。
“请何将军放心,学生是不会让老师丢脸的。”武植沉声对着何灌说道。
“好吧,既然你已经做好,那便说出来,让我们大家伙都听听吧。”何灌听闻武植此言,也不再劝解,开口对武植说道。
武植闻言,当即正了正色,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开口道:“我做的乃是一首名为《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燕云陷,仇未报,臣子恨,几时消?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谈笑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武植用激昂的声音,把《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词高声朗诵而出。
“好”在武植刚刚把《满江红》朗诵完毕,旁边的何灌便忍不住拍掌叫好。而武将之列的众多将军闻言,也纷纷对着武植高声叫好,武植的这首词着实写出了他们作为武将的心愿。
上首帝座上的宋徽宗看到武植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创作出了这样一首惊世之作,心中对武植的才华越发高看起来。而文臣之列的众多文臣,虽然对于武植这首词所表达的金戈铁马、壮志豪情的内容心有不喜,可还是忍不住交口称赞,毕竟这首词的确写得精妙绝伦。
“我想众卿家对武学子的作词才华也应并无异议吧?”下方的文武百官停止了讨论,齐声说道:“并无异议。”随后宋徽宗缓缓开口道:“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人了,不知哪位爱卿来对武学子进行考校?”文官队列里的宰相曾布顿时踏出一步,拱手向宋徽宗道:“禀官家,这最后一人便由微臣来对武学子考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