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考校(第3页)

 “哦,对了!文师傅还曾提及,东宫内不应设有商队,因为这样做等于是在与百姓争夺利益。” 

 “啧。”李承乾摇摇头对着崔季舒说道:“还是让他去烧石灰吧。” 

 “虽然能力挺强的,但是既然理念不同,与其扭转他的观念,倒不如将他放出去得了。” 

 “不如将他送到陇右道去。”崔季舒建议道:“张长史那里,正缺人呢。” 

 “去了做什么?陇右道那里大量侵占别人的土地,他去了,还不得让张浚将那些土地还给别人?”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让他去烧石灰,也算是一种贡献了。” 

 “先烧个几年石灰,再调回来让他修书就好了。” 

 不受点苦,文彦博的观念也很难扭转过来,毕竟他的年代和张浚那个年代还不一样。 

 张浚是经历过宋金大战的,他知道没有强大的军队保护,一个国家是不可能真正兴旺的。 

 而文彦博则不同,他那个年代,太安逸了。 

 尤其是文彦博支持司马光退回宋神宗熙丰时所占城、寨、州、军的主张,李承乾是很不理解的。 

 这跟甘地有什么区别? 

 就像是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不对其实这个还是比甘地强一些的。 

 “阿耶,文师傅说的有什么不对吗?”李象有些困惑的问道。 

 “自西汉至前朝,北方外患一直很严重,可是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一朝,那些突厥人如此的听话了,甚至东突厥都开始听我们的调遣了?” 

 李承乾说道:“这些蛮夷,只要鼻子还喘气,就是一头头狼崽子。” 

 “只有大唐强大了,他们才会臣服,当我们弱小了,他们就会立马反咬一口。”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突厥都臣服了,我们还在每年抓捕他们作为奴隶一样。” 

 ”德行仁义什么的,是讲给我们自己人听的,那些人只认得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