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郭开(第3页)

 “回殿下,是赵国公所写。” 

 悬挂灯笼的宫女回答道。 

 “舅舅吗?也罢,既然我已经答上来了,就给我吧。” 

 李承乾取下灯笼递给兕子说道:“兕子去找舅舅,就说绝妙好辞用两次可就落入俗套了。” 

 “我知道啦!” 

 兕子接过灯笼就往李二所在的地方跑过去了。 

 另一边。 

 “没想到袁天罡这种得道高人,居然也有沦落到这种地步的一天。” 

 李二走在御花园里面哈哈大笑道:“要不是广智道长上书替袁天罡解释,我还以为这位道人如此的孤高呢?居然连我的诏令也不在乎。” 

 长孙无忌抚须说道:“这种天气下,袁道长能够活着遇到广智道长,这已经属于是道法高深了。” 

 “据说他在大业末时曾为杜淹、王圭、韦挺、窦轨相面,皆应验了,确实是个高人。” 

 李二缓缓地摇了摇头,眉头微皱着说道:“相面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怎能够轻易断言它就是灵验的呢? 

 倘若真如所说那般神奇,那么在秦末之时,若是有道人前往沛县,难道他所见到之人皆是王公贵族不成? 

 这显然是无稽之谈嘛!” 

 说到此处,李二不禁轻哼一声,显然是对这种说法的不屑一顾。 

 一旁的长孙听后,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轻声附和道:“是啊,如果我们都盲目相信命运的安排,那么这个天下,理应归属那位隐太子所有。 

 而我们这些人,恐怕只能在那深山老林之中,度过余生了。” 

 “太宗幼时,见从父与父合玄武门,及长,又见戾王血溅禁中,复长,父子刀刃相见。 

 太宗因故郁郁不欢,左右惊惧,韩国公崔谏曰:孟子曰:君子有三乐,今陛下得其二,何以哀之? 

 太宗曰:宁舍二乐而求一乐矣。 

 崔叹而退之,逐不再谏” 

 -《旧唐书-太宗文皇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