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巨型都市级避难所(第2页)

“每层在上城区种植园支援部分粮食的情况下,可容纳四千万人常住生活。”

“目前其中地下10层,安置了来自于镇海市的居民。”

“地下11层,安置了来自萧江行省的人口。”

“地下12层,暂时还无人入住。”

“等到后续第3批和第4批从萧江行省出发的商队列车,将更多萧江行省的人口运输过来的时候,预计可以将这一层填满一半左右。”

不知不觉中。

农家小院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庞然大物。

仅仅粗略巡视一遍。

其中复杂繁琐的信息,就足以列出一串长长的报告。

而现在。

伴随着七代战机的诞生,以及晨光级运输舰的出现。

它又要迎来新一轮的进化。

由庞然大物,跨越到另外一个更加宏伟的层次。

“综合计算。”

“农家小院位于地底的部分,实际深度达到325米。”

“其中300米是内层高度,25米是每层之间浇筑的水泥板的厚度总和。”

“如果把此视作地基。”

“理论上位于地表的部分,最高高度可以达到1公里或者3公里以上。”

1公里,这是个极其夸张的数字。

按照地表每层50米的层高计算。

足以建设20层出来。

将整个东洲大半的人口容纳进来,都绰绰有余。

更不用说3公里。

那是足以收容半个世界的高度。

只是想想都令人心潮澎湃。

“如果是以容纳人口作为主要目的进行建造的话。”

“每层的高度最好设计为72米。”

“层高越高,生活在里面的人,精神上就越不容易感到压抑。”

“而这样一层,也正好可以容纳8000万人口。”

“只需要一口气建造12层。”

“就能完成下一阶段的主线任务,让避难所人口增长到10亿。”

“当然,实际不可能真的只建造12层。”

“至少还需要两层专门放置种植园生产粮食,一层负责生产肉类。”

“才能勉强达成平衡。”

“满足这些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就着农家小院避难所的全息投影结构图。

苏武直接在上面删删改改。

添加了新的15层建筑。

将其确定为接下来的一期建造工程。

而伴随着他的确定。

农家小院地表外,再次升起一蓝一红两层半透明的浩瀚护盾。

将仍然肆虐在地表,超越音速的风暴隔绝在外。

临时开辟出一块安全的空间。

同时,一支庞大的工程队伍。开始乘坐内部交通轨道和升降平台。

陆续抵达避难所地表建筑部分的顶端,当场启动施工。

“原有的地上三层。”

“大致上可以保持现状。”

“不过里边的种植园,需要全部搬迁到即将建造起来的地上4层。”

“腾出一些空间,用来存放越来越多的运输舰。”

目前在两座超级工厂的运转下。

每天都能生产出2000艘冰湖级运输舰。

哪怕它们中的大多数,平常都活动在外界,不占用避难所的空间。

但剩下的那一小部分,最终也绝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不提前做好规划,很容易会出现混乱和不必要的损失。

而更高一级的七代战机和晨光级运输舰。

它们体型庞大归庞大。

限于有限的原材料和冶炼工艺。

短时间内,数量很难增长上去。

反而相对容易解决。

“然后,地上一层的出入口。”

“最好每隔500米就增加一个。”

“方便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供应更多的冰湖级运输舰出入。”

“提高物资转运的效率。”

以农家小院7公里的直径,外墙周长大约在22公里左右。

总共可以建造44个出入口。

等到全部建设完成,足以同时容纳上百艘冰湖级运输舰出入。

效率至少是目前的10倍以上。

同时,这也是当前农家小院的极限。

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就必须打其它层的主意。

难度会提高不少。

并且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毕竟内部装卸货物,还有转运到仓库的速度也都有上限。

“还有,等到地上4层建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