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郭子仪的为人处世

 “连个吐蕃都拿不下,还敢号称华夏最强?最强的是我大清,我大清才是最强的!”乾隆很是得意的说着。

 群臣见状,纷纷又开始大声的呼喝,什么圣主明君,什么远超秦皇汉武之类的。

 这可把乾隆听得是极为的舒服。

 ...

 “哼哼,等我们收集到足够的红景天,还有火药,到时候一举拿下吐蕃。”薛仁贵眯着眼睛说道。

 ...

 “那红景天对那什么高原反应有效果吗?朕要彻底平定吐蕃,这等跳梁小丑,实在是烦。”武则天看向群臣。

 ...

 【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唐德宗李适继位。

 郭子仪被进封太尉,任中书令,唐德宗赐号“尚父”。

 公元781年,六月辛丑日(7月9日),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封太师,谥号忠武,配享代宗庙,陪葬建陵。

 唐德宗命百官吊唁,并特许突破礼制,使其陵墓加高一丈。

 后世人评价郭子仪为最完美的将相,最令人羡慕的将相,因为他做到了“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并以八十五岁高龄得以善始善终,寿终正寝,生荣死哀。

 不过,观其一生,其实也受到过许多的猜忌,诋毁,数次起伏。

 而他之所以能够得到完美的结局,这和他心胸大度,为人坦荡,有勇有谋,以大局为重,待人以诚的品格分不开。

 这里,我们说几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平定安史之乱的三大功臣之一的李光弼,很多人说,他比郭子仪更能打,战功更高。

 的确,史书评价其“中兴战功第一。”

 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李光弼就赶不上郭子仪了。

 先前说过,李光弼早期和郭子仪互相看不顺眼,后来郭子仪成为了李光弼的上司,李光弼就躲着不敢见郭子仪,再到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他又认为郭子仪是故意让他去送死。

 郭子仪坦诚相待,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再后来,又一次李光弼作战失利,进而产生连锁反应,导致郭子仪也失利,但郭子仪主动把责任全扛在了自己身上,没有责怪李光弼。

 自此,李光弼更是心服口服的积极的配合着郭子仪作战。

 还有,李光弼凭借着一个又一个的战功,让追随他的属下各个服气,但是到了吐蕃入侵长安的时候,李光弼正遭到宦官们的谗言,他因此不敢带兵入朝救驾,担心有人要趁机谋害他,由此,他属下的那些将领也开始逐渐对李光弼不服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