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败家都比创业来的强(第2页)
说到这里,马延庆还是相当后悔的,当时的房价他也了解过。
不管是买断,还是租用一个临街的门面,价格跟现在对比便宜的那不是一星半点儿。
可当时就是不肯花这个钱,八六年在城里买下一套小四合院,八九年才用全部积蓄在西单买下一家门面。
“四十七平的单脸小门面,整整花了我七万四千块钱,我要是早点听你的,八三年那阵儿,大几千应该就能拿下来。”
早买早心疼不假,可早买早享受啊,他现在是完全转变了心态,有钱就不能硬揣着,保不齐以后连根儿油条都买不起了。
这用他儿子挂在嘴边的话说,就叫那个投资!
钱度笑了笑,指道:“这会儿买都不算亏,西单的人流量注定不会缺生意,您这一看就没少赚钱。”
马延庆看了眼钱度身后的王强:“不能跟你比,当年你那份考上北大的报纸我可是看了的,小伙子一转眼,现在怎么长得跟电视里的那些演员明星似的。”
“您再这么夸我,我可是会骄傲的,要不回头坐一起吃个饭?”
“择日不如撞日,那就今儿晚上,西单的店现在早中晚都营业,去我那里吃。”
钱度欣然同意,对于早餐铺子早中晚开业他一点也不奇怪,西单那地界,好不容易买下个门面,只早晨开业,那不能纯纯脑子抽了。
一个小时的功夫一晃而过,折回少年宫接儿子。
“跟解老师说再见。”
“老师再见。”
“钱同学再见,”解(xie)文慧一米六不到的个子,柳叶眉细长眼,给钱度的印象永远都是笑着的。
对上这么一大群小孩儿,耳根子呜呜渣渣的,钱度是真不知道对方怎么能笑得出来。
不过钱宝对其的感官相当不错,张嘴一个闭口一个解老师。
给韩子童打电话,傍晚一家子碰面,才一起前往西单。
马延庆在店里早早候着,四十多平的门脸,开一家早点铺子或者饭馆足够了。
“墙上是菜单,你们看一看,随便点,我推荐牛肉饼和什锦蛋花汤,再来两个凉菜拼盘,这边还有卤好现成的猪蹄。”
钱度扫了一眼:“您这儿菜单种类够丰富的,那就听您安排,我们尝尝味道。”
店里有三个服务员,装修干净、明亮大气,比之樊腾的好味道小碗饭店丝毫不差。
马延庆的老婆刘青铃拎着茶壶过来,‘嘶’了口气道:“看着眼熟,是当初老去你家那位吧?”
韩子童笑道:“婶儿您记性真好,我们俩高中就是同学。”
“哎呦,我说呢,别的不敢说,我这记性是数一数二的,刚才一照面儿我就觉着在哪儿见过,高中就认识,那不就是青梅竹马?”
老婶子最会聊天,东一茬西一茬,话题永远落不到地上。
马延庆的儿子马勇刚今年高二升高三,明年的这个时候,不出意外已经上了大学。
从外面窜进店里,看见老爹招手。
“蛋子,过来给你钱叔打声招呼。”
“哪个钱叔,爸,我还有两套卷子没做,先回家了。”
“等等,毛毛躁躁的像个什么样子,过去打声招呼!”刘青铃过去拽住他,使着眼色。
马勇刚目光朝钱度那边看了一眼,嘀咕道:“瞅着比我还年轻,都没什么印象,哪儿来的叔叔。”
老老实实上前打招呼,钱度摆手笑道:“快别了,叫叔怪不得劲的,我现在三十都没,总感觉把人叫老了,我比你大个几岁,喊声钱哥不过分吧?”
“钱哥。”
马延庆见自家儿子不情不愿的,强调道:“你不是明年就要高考吗,还不快跟你钱哥取取经,人家可是北大的高材生。”
“我又不考北大,我要考南方沿海城市的大学。”马勇刚诧异的看了眼钱度,倒是没了刚开始的那种抵触。
马延庆听着耳朵一鸣,胸口一起一伏的:“京城的大学,北大清华哪个不比南方的学校好?咱们老马家的根儿就在这边,老子连你的婚房都给你买了,大Bj买房,这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你趁早把这个念头给我打消。”
“沿海正在大开发,那里才是我们年轻人大展宏图的地方,爸,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在马勇刚眼里,从小时候的记忆算起,父亲母亲都是围绕着那个早点摊子忙活。
现在是好点了,早点摊变成了饭馆,可在他眼里人生已经被这家店,被这个生意绑牢了,像是飞不起来的囚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