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幽灵的萌芽(第2页)
自然了,即便李恪的这边文章讲的有理有据,也依旧会有人对李恪进行批判,那是因为现如今的大唐,唯心论占据了绝对优势,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那一时间点开始,就是唯心论占据主导思想的开始。
所以,在大唐出现不讲任何客观事实就妄加批评的唯心理论,李恪也全都尽量视而不见。
为什么是尽量呢?
因为只有越处于底层的人,唯物论的人才会越多,因为他们不唯物就活不下去。
但是一但有一些生活资本的人,就开始不可避免的唯心论了,但偏偏这些在大唐才真的可以发声,发出的声音有人听,他们自称为民。
与民争利,就是与他们争利。
这是儒家占据话语权的体现,李恪这时候不会对儒家进行打击,因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让“天子”这个词有了不切实际的理论依据,也是唯心主义的。
李恪不能在这个时候冲破这个理论依据,毕竟相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下,出现的社会是相应的。
现如今的大唐,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只是开了一个门,一脚还没踏进去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下的社会体质,也依然是封建主义。
打乱了这个封建主义,李恪找不到在这个时候可以替换它的社会制度。
这个,也是李恪不说出工匠对于大唐的终极贡献,不对,是对于整个天下的终极贡献。
李恪现在还不敢说,但李恪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就一定会这方面的讨论,这篇文章释放的不仅是工匠的律令压迫上的解除,更释放出一个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