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346章 我就看好你(第3页)

  既然来了大明,就要争取做些改变,不然两三百年后,明朝还是亡于党争,做了他人嫁衣。

  朱文正当即说道:

  “既然叔父担心有人私德有亏,何不大力扶植刘伯温,以制衡群臣呢?”

  这就是那日罗贯中说得平衡之道,你不是担心李善长吗,再扶个人起来,与之对抗啊?

  谁知,听到这话,朱元璋苦笑一声:

  “你当叔父没想过?李善长已经管了许多事情,我故意将司法交给刘伯温,就是想让他平衡朝中势力,维护法度实施!

  可刘伯温终究势单力孤,难以起到应有之意!”

  这话不假,即便历史上刘伯温被赶下台后,朱元璋也没提拔淮西集团的人接班,而是任命杨宪为左丞相,牵制李善长这个右丞相的意图,十分明显。

  朱文正不死心,又接着问道:

  “如果刘伯温实力不足,何不再提拔一人?”

  朱元璋哑然失笑,觉得这个侄儿虽然真心为自己着想,但显然还是把事情看简单了,便说道:

  “你当皇帝这么好做?想提拔谁,就提拔谁?你告诉叔父,放眼满朝,还有谁人可以担当此任?”

  朱文正一愣,猛然意识到,这当真是个问题!

  做领导看似威风八面,其实受制也很多,并不是想用谁就用谁,往往是手里有谁,才能考虑用谁!

  比如想要牵制李善长,芝麻绿豆的官肯定做不到,至少也得在中书省里挑吧?

  此时的中书省,李善长自己不用说,徐达和常遇春只是挂个名,常年在外打仗。

  廖永忠就算不是李善长一伙,也是淮西老乡会的。

  汪广洋倒是个人才,可这人只图自保,夹在大家中间,左右不敢得罪,索性做了个点头和尚,遇事只管点头,一心撞自己的钟,摸自己的鱼。

  杨宪此时刚进中书省,根基还不牢,也无力抗衡李善长。

  就连以刘伯温的名气和才华,也对抗不了李善长,你让朱元璋到哪儿找人去?

  朱文正皱眉思索半天,还真是无人可想。

  他没注意到的是,就在自己苦苦思索时,朱元璋却两眼紧盯他,目光炯炯有神道:

  “叔父有意,调你进中书省,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