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251章 请奏中书令


  朱元璋既然从大王升级成了皇帝,其下各级官吏自然也要跟着调整。

  为了显示新朝新气象,他将元朝以“右”为尊,改成明朝以“左”为尊。

  然后,他进一步完善中书省制度,将李善长从右相国,提拔为左丞相,位居群臣之首,任命还在外征战的徐达为右丞相,紧随其后。

  其余各级官员,也都依次晋级高升。

  唯独只有一个人,还在原地踏步,那就是三军统帅朱文正。

  对于这个屡立奇功的大侄儿,朱元璋是真想提拔提拔,问题就在于,作为武臣的朱文正,已经是天花板的存在。

  大都督之上,再无官职可以封赏。

  封爵位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此时大明还有半壁江山没有收复,若是封爵,那就是典型的有名无实,毕竟许多土地还在敌人手中。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朱元璋也没有给其他儿子封王,还得再等一两年,至少先赶走元朝再说。

  至于朱文正,老朱也没有忘记,还是有办法可以封赏的,只等今日朝会结束后,单独再找他聊。

  今天要说是个好日子,老大当了皇帝,小弟们也都升官发财,只是李善长和刘伯温等几个文臣之首,却都面带疑惑,有些乐不起来。

  原因很简单,如今中书省机构已经成形,左右丞相都有任命,却唯独没有中书令。

  这是个极为不正常的现象。

  要知道中书省制度,在华夏流传近千年,从汉朝时兴起,到唐宋时完善,中书令就是作为这个机构的最高长官存在。

  因此,中书令还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叫做首席宰相。

  唐朝时期,其下还有中书侍郎为副长官,也叫固定编制的次宰相。

  宋代也有中书舍人,实际行使宰相权力。

  结果到了明朝,竟然啥都没有,只剩左右丞相,连个总体负责人都没明确。

  李善长和刘伯温面面相觑,开始预感到,事情跟预期有些不一样!

  利用午休的机会,李善长跟刘伯温两人单独碰了个面。

  刘伯温心直口快,首先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