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谁稀罕男宝,仨闺女享福到老33(第2页)

 “老师傅”姜芙开始裁剪料子,那外宾为他母亲预订了一件雪青色绸绣衬衣,说是在故宫博物院看到这件文物,非常喜欢,也想要一件类似的。

 尽管不可能做到一比一复制文物,但料子是好料子,刺绣也是真刺绣,所以,姜芙的定价不低。

 根据复杂程度,最后,她给这件衬衣定价为一百二十元。

 如果刺绣更精美,价格也会更高。

 一百二十元,这是什么概念呢?

 茅台酒的零售价格也就是八块钱一瓶。

 但在当时,八块钱也是一笔巨款,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茅台都是昂贵白酒。

 山水画的价格略低一些,但也达到了二十元。

 大运动之前,国内比较有名的画家,其单幅作品的价格也就在五十元左右。

 所以,整个友谊商店的人都懵了,都沸腾了!

 段玉涛连夜加班,亲手写了一份报告。

 虽然他们是合法创新,但稳妥起见,还是要主动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

 另外,怎么给姜芙开工资,也要问一问上头的意思。

 总不能真的让人家领一份临时工的工资吧?

 意识到看走眼了的售货员们立刻转变了对姜芙的态度,有的帮她打水,有的帮她打饭,还有的听说她生的是女儿,买了一堆糖果、发卡之类的小玩意儿,各种讨好。

 目的就一个,也想跟她一起赚钱!

 但姜芙实话实说:“这都不是能速成的东西,不管是拿笔,还是拿针,别说一年半载,就是十年八年都未必能出师。”

 至于为什么她自己年纪轻轻就有这种本事,那就不关别人的事了。

 “短期内能学的,就是相关知识,我会抽空写下来,到时候你们先背诵,有不懂的再来问我。”

 外宾们不会提出多么具有专业性的问题,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好奇,所以,只要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就能应对大部分情况。

 把人打发走,姜芙专心工作。

 她交货的第二天,上头也把她的工资标准给批下来——

 临时售货员,工资十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