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佩奇粉嘟嘟

第758章 麻烦至极(第2页)

  整个国家要能顺畅运转,只有读书人一个群体能倚靠,没有其他任何选择。

  也千万不要真的认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怕死,这也是一种或多或少的误解。

  之所以有这种误解,一是因为人们喜欢看读书人怕死的故事……

  二是,人们大多时候内心里并不愿意去相信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显然,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内心的精神力量是很强大的,已经就类似于某种狂信徒的宗教力量了。

  史书之中,那些读书人不怕死的故事,远远比读书人怕死的故事要多得多。

  连宋朝到最后灭亡的时候,投海自尽殉国的人都有十万之众,文天祥被抓了都要喊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人们还是喜欢把“水太凉”这种真假有疑的故事拿来津津乐道。

  历朝历代,文人,士人,整体氛围上,趋向的都是不怕死,精神思维里,也多是不怕死。能真正做到的,也不少,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大風小说网

  所以,有些人认为可以用死来威胁士人,威胁士人整个群体,那是不现实的。(当然,这也看情况的,得看先决条件,看大义上的多寡博弈。这里不说个人,只说整个群体。)

  但……利益,在有些时候可以做到让读书人摇摆的可能,前提是大义之中能找到安慰众人的借口。

  说这些,是在给狄咏解释,为何他得想尽办法拉拢士族,而不是一味打击士族。

  没有整个士族阶级的支持,其实狄咏什么都干不成,哪怕起兵造反,也会让国家变得千疮百孔。

  知识文化在士族手中,真正的科学技术在士族手中,行政能力在士族手中,组织调度能力在士族手中,该尊重这个群体就得尊重!

  不能一味唾弃鄙夷!

  甚至狄咏自己,也身在这个群体当中。

  也如狄咏对儒家的态度,那是尊重的,更多是改良的想法,从未有过摒弃的念头,也不可能摒弃,也摒弃不了,这已经就是中国的基因了。

  哪怕千年以后,儒家依旧是中国骨子里的东西,从家庭观念到国家观念,家国天下!

  乃至天地君亲师,依旧没变,把君换成国,天地国亲师,依旧是社会主流思想,主流的文化美德。

  改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