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1093章 教化日本(第2页)

 

西海道全部被汉军占领,山阴、山阳两道各有两个令制国被占领,刘锜在安艺国方向虽然没有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但折彦质却带领着手下大军突入了南海道。

 

战火就此被引向了四国岛,这是汉军运用最为娴熟的两路进攻、东西呼应的战术,平安京的崇德天皇愁得欲哭无泪。

 

四万军队集结在安艺、石见两国的边境地区,若再加上被征召的足轻等,日本就多了差不多六万脱产的士兵,这让日本官方的后勤压力巨大。

 

所以崇德天皇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派出使者,希望与汉军谈判,只要不是极其过分苛刻的条件,他都可以答应,他甚至表示愿意放弃天皇身份,落发为僧,自我软禁于寺庙之中。

 

可惜这一切都已经晚了。

此前朝廷给日本方面的投降条件可以说是很优待的,但崇德天皇不肯放弃权力,战争就这么一直继续了下去。

 

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朝鲜兵逐渐适应了战场,被教管着适应了汉军的纪律和战术,也渐渐有了几分汉军的模样,战争就越打越顺了。

 

朝鲜兵在学习进步,义勇水师也在学习进步着,沿海七行省的民间武装商队也在对九州岛的劫掠行动中,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掠夺。

 

可以说王伦是将东征日本当作一次殖民战争而推行的,朝廷、军队、民间都在摸索中学习,不断学习并改良着王伦从后世西方殖民者那里学来的手段。

 

所以东征战事打到这个时候,军方和民间都已经停不下来了,朝廷刚刚把石见银山抢占了,胃口正好,佐渡金山没有到手,这个时候怎么可能会接受日本的投降?

 

在朝鲜坐镇的秦桧春风得意的很,他觉得朝廷提出的引朝鲜兵入日本简直是神来之笔,高丽王国完全是被朝廷以内应推动着完成了一次自上而下的内附,所以民间的抵抗力量还没有彻底消除。

 

如今这股反抗力量和抵触的情绪被引导向了日本,以秦桧的手段,留在朝鲜内部的大地主势力也被不断分化、削弱,当朝廷在朝鲜行省举办了一次吏员考试、并且不限制身份后,高丽王国时代遗存的骨品制度也开始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