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矛盾论(第2页)

    “所以佛经所谓的终极解答,最终反而都是固化的,片面的,所构想的终极盛世,也不过是一群和尚关起门来念经,念一日尚好,念个千百年,你不烦我也烦。”

    众人顺着周铁衣的思维思考,好像确实如此,即使是佛经所说的极乐盛世,也是一群和尚关起门来天天念经,这种生活在庙里面体悟一两天或许新奇,但天天念经,还真没有几个人受得了。

    特别是儒家的人,此时都觉得周铁衣说得有理,因为周铁衣用儒家治世反驳了佛家的空想。

    虽然以前也有人反驳过,但是周铁衣毕竟是‘前神尊’,他口中的话自然更有说服力。

    “因此所谓的终极解答一定不是固化的,而是变化的,运动的,就像众生的本质一样,因此圣人之位一定不能久。”

    周铁衣再次说出了一个论断。

    这个论断不亚于炸弹,在众人心中炸开,因为这好像从另外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古往今来的神尊,圣人们没有一直永驻世间,祂们虽然是不生不灭的存在,但是也会有生灭的过程。

    “所以道家有太极之说,反而较佛家的空性之说更贴近事物的本质,阴阳相生,负阴抱阳,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

    “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矛盾是不灭的,相互对立,相互转化,永恒运动,同时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之中。”

    道部的众多道人都露出得意的笑容,不过他们也没有过多高兴,纵观周铁衣的变化,从祂转世为人,炼出了太极阴阳镯可以看出,他更加偏向于道家学说。

    但是也不能够说他就一定赞同道家学说,不然玄都山的离山道人也不会现在和周铁衣还在太乙观上对峙了。

    道部之中山景道人与周铁衣最熟,于是开玩笑说道,“周侯一贯是先抑后扬,我道家太极阴阳周侯已经见得,今日来讲,肯定要说‘矛盾’与‘太极’的不同之处。”

    周铁衣倒是没有如同胜利者的骄傲,而是就事论事,认真点头,“佛家求空,作为一切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道家虽然不像佛家一样只看见空,但也想要找一个所谓的最终解决方案,这就是道家学说的局限性。”

    众人都皱眉,这就是周铁衣今天讲圣道和众人理解中的圣道最大的区别。

    以前所有人,无论是哪一家,都想要有一个‘最终解决办法’,这个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但反而是周铁衣这位‘证过’圣道的神尊,在讲圣道的同时,反驳了‘最终解决办法’。

    这让御座之上的大夏圣上和天后都眉头皱起,甚至让大夏圣上一时间心神都出现些许松动,手掌微微抓紧了御座的龙首。

    周铁衣不管众人的表情,继续说道,“只要将目的瞄准在所谓的‘最终解决方案’上,一定会和佛家所言,求而不得,矛盾可以统合为一个整体,有其普遍性,但又要承认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永远的固化的循环往复,而是不断变化的螺旋发展,今日与昨日纵有相似之处,但要承认今日并非昨日,因此未来才有无穷变化,这个世界才值得我们期待。”

    周铁衣伸手一招,指向殿外,玉京山下周府之中,正在盘坐修行的周鱼龙心有所感,她手上戴着的太极阴阳镯受到了某种召唤,化作两条憨态可掬的阴阳鱼,黑白相间,从周府上空飞出。

    这两条阴阳鱼旋转腾挪,但是却不永远禁锢在一地,而是不断攀升变化,因此从外观上来看,就展现形成了一座凌驾于阴阳之上的长桥,这长桥以人间为起点,形成长虹,起于阴阳太极,但不桎梏于阴阳太极,而是不断发展变化,螺旋上升,因此才能横跨世间种种,另外一端搭建入冥冥虚空,不见其踪。

    大殿之中,群臣见到此景,瞬间醒悟过来,这一点周铁衣绝对没有骗他们,至少这是周铁衣证的圣道变化。

    “不是循环往复,而是不断变化的螺旋发展,怪不得太极阴阳之上能够有长桥横空,怪不得圣道之路通向不可知之地,杳杳无踪,但却又现实存在,因为我们所有人,时时刻刻都处在圣道变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