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遇见神班门弄茶

第375章 旧案存疑(第3页)

因为,他被宋国辅国将军臧质的尿酒气到了,几乎就要发狂。

寿阳城。

豫州刺史府。

南平王刘铄、骁骑将军王方回、后军参军梁坦、陈弥等站一边。

鲁家三兄弟鲁爽、鲁秀、鲁瑜站另一边。

宋国朝廷特使、太监桂玖冰宣读皇帝刘义隆的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汉族忠烈后人鲁爽、鲁秀、鲁瑜三兄弟暨义士万另九百者……命鲁爽为司州刺史、征虏将军,督司州、陈留、东郡、济阴、濮阳诸军事;命鲁秀为辅国将军,荥阳、颖川二郡太守;鲁瑜为破虏将军,汝阴内史……”

鲁爽进驻义阳郡城(信阳)后,皇帝又命加督义阳、宋安二郡。

鲁秀到任后,加南平王府参军。

鲁爽、鲁瑜手下将校尉曲官员,都得到相应任命。

南平王代表皇帝,向鲁家三兄弟赐下大量金币、财宝。

另一边,程天祚在鲁家兄弟行动之前,找个借口向皇帝拓跋焘告假,偷偷溜到瓜步城,乘舟过江,逃回建康。

皇帝刘义隆亲自接见,封宛郡公,担任山阳太守。

原山阳太守萧僧珍,因决堤水淹魏军,立功高升。

*****

萧西风“住”在尉武戍,距寿阳城50里。

以他的修为,50里距离就是几息功夫。

如果是平常,寿阳城里发生的事,他不会感兴趣。

但现在,他想顺便查查自己与四个老乡的死因,所以经常盯着南平王府参军梁坦、陈弥。

因为这点,鲁家三兄弟叛魏归宋的经过,萧西风比较清楚。

这天,萧西风如往常一样,隐身在梁坦附近。

陈弥来找梁坦,经卫士通传后进了客厅。

二人很熟,无需多礼。

梁坦伸手示意对方请坐,然后亲自倒上茶。

陈弥端杯抿了一口,道:“顺之兄,彭城王的事,你听说了吗?”

梁坦字“顺之”。

梁坦:“不久前听说了。”

陈弥盯着对方:“顺之兄认为彭城王会自杀吗?”

梁坦侧耳倾听一会,摇头道:“当然不是。不过,惟予兄,这不是咱们能够议论的事。”

“惟予”是陈弥的字。

“我知道。”陈弥道:“这不是就顺之兄和小弟两人吗?我提这事,是因为裴肃之。”

“裴肃之?他怎么啦?”梁坦问。

陈弥:“顺之兄还记得那年西征仇池的事吗?裴方明将军带着咱们五人出京:刘康祖、王方回两位将军,你、我、肃之三位参军。康祖将军向咱们俩布置了一项任务…”

暗处的萧西风听见这几句,马上精神起来。他知道他们的话题应该是自己要追查的事。

“嘘…”,梁坦伸食指点在上下唇,示意对方不要说出来。然后道:“过去这么多年,刘将军也已不在,这事以后不要再提。没有益处。…这与裴肃之有什么关系?”

“是这样,”陈弥道:“裴肃之一直不信钱塘五人是意外死亡,他询问过我多次。我的回答自然是意外。我们都知道:钱塘战阵是彭城王府家兵。刘将军命令我们做掉他们,自然是得到上面的旨意。裴将军后来坐罪被杀,据说与此也有点关系。奇怪的是,这么多年,裴肃之一直没事。不过…”

见陈弥停住话头,梁坦坐直身子道:“不过什么?”

陈弥一笑:“不过,我发现,裴肃之最近两次收到过从盱眙寄出的信件,落款是郡守府沈字。前天我与他闲聊,套他话,得知与他通信之人是盱眙郡太守沈璞,这位沈太守是已故沈林子将军之子。”

听到“沈林子之子”几个字,梁坦倒没什么,暗处的萧西风则差点叫起来。

自己一直想找沈林子大人后人,这不就有线索了吗?

梁坦问:“那又如何?”

陈弥一字一句道:“我怀疑,裴肃之一直在调查钱塘五人之死的真相。他与沈璞大人通信,是最近的事,也就是臧将军到盱眙城之后的事。钱塘战阵五人,在成为彭城王家兵前,是沈氏兄弟手上的王牌。”

梁坦听到这,脑筋有点转不过弯来。

不为别的,而是他听陈弥那意思,好像臧质将军也卷在那件事情里?

刘康祖将军已死,自己和陈弥与太子断了联系,也就是没了靠山。

如果臧质将军对自己二人有什么恶意,那就麻烦大了。

隐匿在暗处的萧西风,心里则暗喜几次:

一是自己的猜测基本得到证实。

二是知道了沈林子大人后人消息。

第三,似乎那位脾气火爆的臧将军,也不属彭城王、沈氏兄弟的对立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