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干脆一起来吧(第2页)
这些低质量药品,最后都会反映到消费者头上。
可以说,当初赞成药品价格梯队降价政策,以及仿制药代替政策的普通民众,最后都后悔了。
医疗事故的不断增加,也对医院产生了两个严重后果。
第一,让有良知的医生感到内心不安。
他们知道廉价劣质药害人,但为了医院不亏损,却只能用这些破烂。
第二,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因为劣质药的大量使用,太多患者出现治疗事故,人们自然非常的不满。
医生作为直接负责人,受到的冲击也就最大。
如此残酷局面下,有良知的医生,内心很难平静下来,进而产生深深的愧疚感。
一旦这种情绪出现,就会对医院离心离德。
这个时候只要星海生活表现出礼贤下士,并且重视医疗健康安全的态度,就可以挖角大量名医。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去哪里给病人治疗不是治疗,干嘛不去个让自己心安的地方。
没有那么崇高,思想更接近普通人的医生,同样会是离职的主力群体。
谁都不想整天被患者闹,万一出现恶劣事故呢
比如说砍断你的胳膊,或者将你暴打一顿。
此外,进入私立医院后,他们的收入也会有所增加。
这也是私立企业一大特点,有才能的人普遍赚的更多。
只能说日本一刀切的药品梯次降价策略,以及仿制药代替策略实在是狠辣。
不仅摧毁了自家引领世界的医疗产业,还让无数人失去健康乃至失去生命。
这么简单的道理,小林博明自然也明白。
他有些开心的说:“虽然不该星幸灾乐祸,但这确实是我们的最好机会。如果错过这次医院大冲击,我们很难再次进入。”
竹下雅人表情有些怅然,“是啊,这次我们确实有点发灾难财的意思。”“不过没办法,这是整个时代的大势,我们也无能为力。不如尽早建好医院,救治更多的生命。”
听自家会长这样说,小林博明也认可的点点头。
“是啊,我们也只能做这些。”
两人只是一时感慨,很快便将这种情绪抛在脑后,开始策划开医院的事情。
“我们是医疗产业的新丁,所以必须要一鸣惊人。”
竹下雅人大手一挥,豪气满满的继续说:“东京23区,直接每个区开一家。不要怕钱,我们有充足的弹药。”
别的市场无所谓,但东京市场必须占下。
这里有最多的有钱人,集中了日本太多财富。
“这,会不会有点太多了”
“不多,如果不是担心医生数量不足,我还想在大阪开5家、横滨开5家、神户开3家……”
九十年代,是日本私立医院蓬勃发展的时代。全日本私立医院数量,短时间内就增加一倍多。
23家医院看上去很多,但只是个开始。
“明白,那药店和医药行业也要进入吗”
受自家会长影响,小林博明下意识的想要做全医疗产业链。
“药店确实需抓紧布局,主要城市最少要有3家。”
日本医保改革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劣质药,民众确实被害惨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医药公司也很快遭到反噬。
日本人不再相信国产药,宁愿钱购买全价的进口药。
根据统计,从1997年开始,日本药企行业销售额连续5年陷入负增长,而进口药市场每年的增加率却超过10%。
当时日本高端药品市场,日本医药公司只剩下20%,并且连年降低。
至于新药研发领域更是惨到没法看。
日本前十大医药公司,甚至不如美国辉瑞一家。
如果不是日本政府后来纠正了这些错误,医药公司差点错过生物药时代。
可以说日本医保改革,直接导致三输局面。
首先是民众,
资金不太充足的普通人只能忍受恶劣药品,恶劣治疗方案,导致身体更加糟糕。
有点闲钱的普通民众,则需要支付昂贵的治疗成本,很容易因病返贫。
毕竟无论是私立医院还是外国药企的药物,价格都很昂贵。
只有少数有钱人,可能不在乎这些。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会用最好的药物找最好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