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鲶鱼(第2页)

 “大人,大家伙都来了,就差你了。”老掌柜乐呵呵的道。 

 “有劳。”李越安朝老掌柜拱了拱手。又和过来打招呼的商户打了个招呼,这才被簇拥着,出去看老掌柜亲自点燃了爆竹。阳武第一届牡丹会就这么开始了,没错,没有剪彩也没有讲话,不说怎么是草台班子了。 

 牡丹会,其实就是县衙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供本地商人和外地商人进行交易。所以,需要李越安做的不多。进屋后与人说了几句场面话后,他就开始坐到了代表县衙的桌子前,他今个是来推销县衙的水泥和平光玻璃的。正好,很多外地商人都是冲着这两样来的。所以没过多久,他就接了不少订单。 

 王昭和周进也高兴的很,他们两个一个代表小羊加工坊,一个代表红颜坊,不管是羊毛织品,还是香皂都是热门商品,所以订单也是接的手软。 

 马上又要到冬天了,羊毛织品的需求量很大。小羊加工坊接不完的单子,自动分流到了一些小的羊毛加工坊里去了,也算皆大欢喜。至于一些老牌的商户,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销售渠道,并没做什么准备,来也只是凑热闹。见着这等场景,一个个倒是有些后悔。想着明年,明年他们一定准备的更齐全些。他们算是看出来了,这位年轻的县令很有两把刷子,这才来了一年,就把阳武这摊死水给搅活了,这股子东风不借白不借。最主要的是,自大梦教被打压下去后,他们这些商人不用再两头纳贡,身上的担子陡然轻了不少,自然想着更进一步。 

 孙元礼是最后来找李越安的,他逛了半天,最后决定把宝都压在平光玻璃上。他决定利用孙家的销售渠道,将平光玻璃推到南边去。南边多阴雨天,若是窗户都安上平光玻璃,室内会亮堂许多,他觉得很有搞头。李越安认得他,毕竟在一众球友中,张元礼的长相很是突出。在孙元礼说出自己的目的后,不止是周围的商户,就连李越安也有些惊讶。虽然,李越安把平光玻璃的价格压了又压,一块一尺多点的平光玻璃得花200文,而张元礼一口子订了二十万块,也就是足足四万两。别的不说,光是把这么多的平光玻璃运到南方,成本就不少。 

 李越安不知道的是,张元礼在知道一块只需要200文时,心里只呼便宜,毕竟他是按琉璃的价格来算的。这么大的订单,加上先前接到的零散订单,官窑现在的人手肯定不够,还得招人才行,毕竟没有机械辅助,只能全靠人力。之所以价格定的便宜,也是想着让普通人也能用的起,虽然200文也不便宜就是。就这,一块平光玻璃,他们也能赚近八十文。如果再辅以简单的机械化,兴许还能降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