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关纪事浩烨乐
1776 因果而已10.0(第2页)
“对,不过在此之前,宁昌国就曾经在大朝会上大放厥词,指着陛下的鼻子骂,仗着自己是三朝元老、又曾经是帝师的身份,骂陛下不仁不义,苛待老臣,苛待天下读书人。”沉昊林想了想,“我记得,连着三天大朝会,老头儿就在朝堂上骂了三天,陛下实在是忍不了了,才把他扔进大牢的。后来他在牢里生了病,允许他回家养病。宁昌年告发他,就是在他从大牢回家之后发生的事儿。在这段时间,他们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无法调和的冲突和矛盾。”
“这么说吧,我也不知道宁昌国抽什么风,突然在大朝会上发难,但就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来说,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们,从来没有兄友弟恭,宁昌年对于宁昌国只是表面听从,实际上从来没有听话过,这一点,是宁昌国亲口告诉我的。”
“那次他去松江府见您?”
“对!”宁老夫人点点头,“对于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弟弟,宁昌国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的。当年他来见我,把宁昌年从小到大的事情都说了,我本来是不想听的,但后来想想,他除了跟我说说,怕是也没其他地方去说,也没什么人肯听的。”
“也不一定啊,还有宁夫人啊,就是那位路二小姐。”
“路二小姐已经被宁昌年烦死了,一点都不想再听跟他有关的事情了。”
“这位宁家的二少爷到底做了什么,这么人嫌狗不待见的?”薛瑞天摸摸下巴,非常的不理解,“宁昌国这个老头儿的本事呢,我们也是领教过的,当年他在东宫讲学的时候,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为人严苛、但学问很好,别的先生讲的东西,我们可能听不太懂,但是这个老头儿呢,就有那种把晦涩难懂的经文史籍,讲得很明白、很清楚的本事。按照先皇对他的评价,这个老头儿如果不入仕、不当官的话,一定会是一位很有耐心的先生,一定会桃李满天下的。”他看向宁老夫人,“这样的一个人,教不好自己的弟弟?这个我不是很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