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最牛皇叔到科学圣人蓬蒿凡人
第265章 出兵高丽,朱棣也要去
奇丽珍最后一句话直接击中了王祺的软肋,活着当然比死了好,眼下随时性命不保,确实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李成桂本身就是个名将,手下军士战斗力也好,所以王都情况十分危急,向大明求援那是最后的救命稻草,所以王祺立刻亲自给大明写了一封言辞恳切地求救信,并让奉明夫人奇丽珍一起署名,随后着王宫中的心腹快马送往大明。
几天以后,大明中书省和六部以及五军都督府的列位重臣突然被紧急召进宫里。
他们到的时候发现靠山王已经到了,正跟皇上坐着兴致勃勃地讨论事情。
刘伯温和胡惟庸领着诸大臣向朱元璋行礼,朱元璋似乎心情非常不错,平时十分严肃的脸上洋溢着笑容,随意抬抬手笑道:“都不用多礼,赶紧起来吧!”
朱四维也自觉回到群臣中间,在刘伯温上首站位。
刘伯温小声询问朱四维:“王爷,陛下怎么如此高兴?”
朱四维低声道:“高兴那自然是因为有好事儿!”
刘伯温心里一动,莫非说的是粮食增产一事儿?
这时上头高坐的朱元璋已经开口了。
“咱这么急吼吼地把大家伙儿召过来,是有两件事要说!
第一件事,昨日收到江西的信儿,今年光江西一地,因为种植神仙稻,粮食产量便增产多大一千多万石。
等明年,江南各地扩种神仙稻以后,这个产量还会翻几番,到时候咱大明这数千万老百姓不要说饿死,只怕得胀死了啊!哈哈哈哈!
可以说,咱大明朝的粮食问题,从根上解决了!
当然,这里头全仰仗着小叔父的功劳,是他搞出了这个杂交水稻计划,为此还在江西苦哈哈地窝了好长时间!你们啊,都是咱大明朝的高官,就代表大明百姓给靠山王行个礼道个谢!”
朱四维闻言连连推辞:“陛下,臣跟你说过了,臣这个杂交水稻计划是从一位姓袁老先生那里听来的,大家要谢就谢谢他老人家吧,臣不敢居功!”
朱元璋自然不信,什么袁老先生,他派
锦衣卫查过,压根没有这么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