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常遇春之女当太子妃合适吗?(第2页)

  这里头肯定有朱元璋怜惜常遇春这名猛将早亡,想要照顾一下常家的意思,但是常遇春早亡,常家难以形成强力外戚,恐怕才是主要原因。

  常遇春早亡,常遇春的几个儿子都资质一般,蓝玉资质不错,但到底不是常家人,并不能完全代表常家的利益,况且蓝玉那会儿立太子妃那会儿,蓝玉也还算不上数一数二的武将,如此怎么看常家都显得势微,以后即便朱标做了皇帝,常家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外戚势力。

  否则,满朝那么多文臣武将,为什么单单选常遇春的女儿?

  徐家就不说了,徐达女儿妙云还小,不被纳入候选说得过去,但是汤家呢?汤和可有好几个女儿,里头就有跟朱标年岁一般大的。

  但是现在因为朱四维的介入,常遇春活得好好的,大侄子便对常家女有些犯嘀咕了。

  想清楚这里头的前因后果,朱四维一时间也有些无语。

  这大概就是蝴蝶效应了!

  我拦住了陈红瓶挥向你常遇春的屠刀,结果把你女儿的太子妃位给弄丢了!

  不知道常遇春知道了是啥想法?

  “那除了常家女,陛下还有什么心仪的人选吗?”

  朱元璋想了想沉吟道:“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品貌也都上佳,你侄媳妇的意思就是在常遇春的女儿和吕本女儿中间选择一个!”

  啥?吕家女?朱四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朱允炆的老娘好像就是吕氏!

  朱四维皱了皱眉,对吕氏这个人选不太满意。

  朱标那个原配太子妃常氏,不管是从史料上看还是影视剧上看,这都是个贤惠仁慈的女人,将来母仪天下必定也是一个称职的皇后,可惜给朱标生下朱雄英和朱允熥以后,就早逝了。

  后来吕氏被扶正,朱雄英作为嫡长子的地位自然就变得有些尴尬,后来史料中虽然没有记载朱雄英的早夭跟吕氏有关系,但是从谁是最大受益人这个角度猜测,吕氏无疑嫌疑最大。

  再加上朱四维对朱允炆这小子也不看

  好,说他志大才疏心狠手辣一点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