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最牛皇叔到科学圣人蓬蒿凡人
第179章 小叔父,你重色轻亲(第3页)
这三人中,王蒙成名最早也年纪最大,现在应该有六十来岁了,他是元四家之一,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并称于世。
而赵元和马琬相比王蒙都晚了一辈儿。
其中,赵元是王蒙的弟子,后来因为避讳皇帝老爹元璋二字,而更名赵原,所以后世一般只知道赵原而不知道赵元,此人颇神秘,朱四维从后世获得的信息不多。
不过有意思的是,赵元这个人很会起名字,名和朱元璋沾边,然后他的字又叫善长,跟李善长相同。琇書蛧
所以后世有人打趣,说赵元这个大画家政治图谋不小啊,不是想当宰相就是想做皇帝!
当然这个说法有点扯淡,因为赵元出生取名字的时候,朱元璋和李善长这两个明朝大佬都还未成事呢,所以也就不存在碰瓷政治大佬的嫌疑了,只能是狗血的巧合。
至于马琬这个人大概是三人中最有才的,因为此人工诗善画、精研书法,所以当时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画风有很多黄公望的痕迹。
所以这三人其实都跟黄公望有关系,而黄公望这个人在书画圈是很有地位的。
后世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在文人画的历史上,论宗派,王维是先祖;论技法,董源是坐标;论具体而微的影响,则非黄公望莫属。
黄公望是元代中后期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他在绘画美学史上的地位显赫,无可替代。
其作品中最被后世之人熟知的应该就是那幅《富春山居图》了。
因为后世专门以之为名拍了部电影,刘天王主演的,当然不出意外是个大烂片,某瓣评分三点零。
当然,这丝毫不影响这幅画确实是个好画!
朱四维不得不赞叹工部那帮人的用心,能把这三位大师搞过来专门画一个屏风,确实是废了心思了。
朱四维似笑非笑地看了看大侄子:“皇上,你就别顾左右而言他了,你不是附庸风雅的人,啥时候还对屏风感兴趣了?我敢说这屏风上面就算是王羲之写的字,你这位大明皇帝八成也只当他是一架普通屏风而已!你赶紧说正事,我还急着回府呐!”
朱元璋闻言大笑:“小叔父急着见小檀姑娘吧?咱可是你的亲侄子,唉,想不到小叔父也能干出重色轻亲的事情来!”
而赵元和马琬相比王蒙都晚了一辈儿。
其中,赵元是王蒙的弟子,后来因为避讳皇帝老爹元璋二字,而更名赵原,所以后世一般只知道赵原而不知道赵元,此人颇神秘,朱四维从后世获得的信息不多。
不过有意思的是,赵元这个人很会起名字,名和朱元璋沾边,然后他的字又叫善长,跟李善长相同。琇書蛧
所以后世有人打趣,说赵元这个大画家政治图谋不小啊,不是想当宰相就是想做皇帝!
当然这个说法有点扯淡,因为赵元出生取名字的时候,朱元璋和李善长这两个明朝大佬都还未成事呢,所以也就不存在碰瓷政治大佬的嫌疑了,只能是狗血的巧合。
至于马琬这个人大概是三人中最有才的,因为此人工诗善画、精研书法,所以当时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画风有很多黄公望的痕迹。
所以这三人其实都跟黄公望有关系,而黄公望这个人在书画圈是很有地位的。
后世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在文人画的历史上,论宗派,王维是先祖;论技法,董源是坐标;论具体而微的影响,则非黄公望莫属。
黄公望是元代中后期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他在绘画美学史上的地位显赫,无可替代。
其作品中最被后世之人熟知的应该就是那幅《富春山居图》了。
因为后世专门以之为名拍了部电影,刘天王主演的,当然不出意外是个大烂片,某瓣评分三点零。
当然,这丝毫不影响这幅画确实是个好画!
朱四维不得不赞叹工部那帮人的用心,能把这三位大师搞过来专门画一个屏风,确实是废了心思了。
朱四维似笑非笑地看了看大侄子:“皇上,你就别顾左右而言他了,你不是附庸风雅的人,啥时候还对屏风感兴趣了?我敢说这屏风上面就算是王羲之写的字,你这位大明皇帝八成也只当他是一架普通屏风而已!你赶紧说正事,我还急着回府呐!”
朱元璋闻言大笑:“小叔父急着见小檀姑娘吧?咱可是你的亲侄子,唉,想不到小叔父也能干出重色轻亲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