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去跟太子说一声,叔爷要回来了(第3页)

  他心中感叹,脸上却笑着说道:“若是北方真用得着老臣,上位也觉得老臣合适的话,那老臣自然义不容辞,老臣唯一担心的是,自己这身子骨不行,燕云气候冷,怕去了多病,到时候快死了连见上位最后一面的机会也没有,老臣舍不得上位啊!”

  朱元璋闻言沉默半晌,最后叹了口气,大有深意地说道:“咱自然也舍不得善长先生!”

  汪广洋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哆嗦着嘴唇脸都白了。

  朱元璋不再看二人,继续低下头看朱四维的奏报,好像那短短的奏报里有啥花一样。

  大殿里静悄悄的。

  足足过了快一刻钟,朱元璋才再次抬起头来,对毛镶吩咐道:“毛镶,你派人在城外密切注意,若是有靠山王车驾及时回报于咱!”

  毛镶躬身领命。

  朱元璋又看向李善长:“善长先生,通知百官做好准备,到时候随咱出城三十里迎接,记住,五品以上谁都不能缺席!”

  李善长连忙躬身领旨。

  等李善长和汪广洋离开以后,朱元璋又对毛镶吩咐道:“去跟太子说一声,他可是一直惦记着他叔爷呐!”

  千里之外,朱四维骑在马上,身边跟着道衍和尚,身前身后是数千护卫的军卒。

  “怎么?大师还在为本王将女真灭族一事耿耿于怀吗?”朱四维看了一眼闭着眼睛骑马的道衍和尚,问道。

  道衍闻言睁开眼睛,双手合十道:“王爷多虑了,就算贫僧当时在现场,也会劝王爷斩草除根,留下一些人就会留下很多麻烦,贫僧这一路是在默默为那些死去的人超度而已!”

  朱四维大笑起来,道衍果然是道衍,他是一个睿智的和尚,但从来不是一个慈悲的和尚。

  道衍这时又幽幽说道:“王爷,贫僧建议您回京以后,能蛰伏一段时间!”

  朱四维立刻听出了道衍的话外音:“你担心本王此次风头过剩,会引来别人的攻歼?”

  道衍声音不急不缓:“王爷在燕云实行的那次公务员考试,儒家不会视而不见,只怕已经在酝酿风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