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母凭子贵任玉华(第3页)

  等自己明儿过去把床铺之类的拾掇拾掇,到时候晚上睡觉什么的,就可以让杨安跟自己过去睡。

  是夜。

  杨振走后,收拾完碗筷。

  任玉华又忍不住的换上了那套的确良衣裳。

  看着镜子里穿上新衣裳简直都像是年轻了好几岁的自己,任玉华是笑的合不拢嘴。

  看到这一幕,杨安是忍不住的笑话道:“妈你不是说一点都不喜欢这套衣裳么,怎么还照镜子照的没玩没了了?”

  “你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

  任玉华没好气的瞪眼,然后便开始嘱咐杨安。

  让他往后要晚上真去老驴胡同那边睡,一定得记得何家给订的规矩,听杨振的话。

  别给杨振找麻烦。

  杨安嗯嗯点头,幻想着到了那边住自己也能有一张自己的床。

  幻想着自己将来有了本事,也一定要替任玉华买上几件新衣裳,让她也跟今天晚上这么开心。

  当然了,除了任玉华,还有杨兰兰。

  毕竟杨兰兰因为杨振只给任玉华买新衣裳没给她买,已经生了整晚上的气了。

  眨眼一夜而过。

  早早的,杨振就已经起床洗漱。

  不过在洗漱完毕之后,他却并没有急着搬家,而是骑着自行车一路溜达,来到了钟鼓楼一片。

  钟鼓楼的地理环境很特殊。

  一方面四通八达,一方面又处于各较为重要的机关单位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而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钟鼓楼几乎成为了各种不满人士在四九城里最大的聚集地。

  反正一天到晚,钟鼓楼这块就没消停过。

  只要没人管,一群人就各种闹腾标语吸引老百姓机关单位人员的注意想搞出点动静。

  一有人抓,这些人就立即做鸟兽散,因为四通八达抓都不好抓。

  不过相较于以后钟鼓楼三教九流,全国各地的人都有不同。

  时下这块儿主要是以因为回城安置不力,或者是对安置的工作不满意的知青们为主。

  杨振到钟鼓楼的时候,正有几个知青慷慨激昂,指点江山。

  对于这种,杨振自然是不会搭理的。

  毕竟以他的经验,如这种人那就是典型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的典型。

  他所主要关注的对象,是那种来这边发泄不满为其次,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看看有没有机会通过知青互通有无,赚点外快的人群。

  简单一阵嘀咕之后,十几个知青就汇聚在了杨振身边,巴巴的问杨振要他们干啥。

  “其实也没啥大事!”

  “就是想请大家为一位可怜知青的母亲主持个公道!”

  略去自己和任玉华的关系。

  杨振讲述了一个早年丧夫的母亲孤苦伶仃靠在厂里做临时工拉扯大三个孩子,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转正的机会。

  可同在一个厂里的恶公公见不得这个母亲好,居然意图仗着自己八级工有资格投票决定临时工能不能转正的权力,让这个母亲转不成正的故事。

  “这母亲,也是咱们知青的妈妈?”

  确认这点,一群知青义愤填膺,眼都红了。

  表示自己等下乡当知青就已经够苦的了。

  这恶公公欺负人孤儿寡母不说,居然连人家好不容易挣来的转正机会都要捣鬼,简直是丧心病狂,天理不容。

  连杨振给多少钱都没问,便问杨振准备让他们咋收拾。

  是堵小巷子里套麻包呢,还是找茬打断腿。

  “套麻包打断腿有点过了!”

  “毕竟也不是啥生死之仇!”

  “更何况要闹出这么大动静,那我不等于是害大家伙儿么?”

  杨振一头冷汗,赶紧摆手表示自己过来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他们帮忙放个风。

  因为这事知道的人不多,而投票又是不记名投票。

  要不放点风出去,怕这老家伙干了缺德事都没人知道是谁干的。

  有了风声的话,说不定这老家伙就会投鼠忌器。

  如此一来,这可怜母亲转正的事也就有着落了,而众人也不至于因为事闹的太大而落个吃牢饭的下场之类。

  嘴上虽然说的轻松。

  但下手,杨振却是一点都没手软。

  除了轧钢厂。

  便是连胡成念所在的单位,杨振也没忘了让知青们去放风。

  毕竟他现在已经很清楚杨天林杨文华一家跟自家已经没有半点缓和的可能。

  在允许的情况之内,他自然要竭尽所能,将这一家子彻底搞臭,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每个人四块钱!”

  “先给两块!”

  “剩下的两块钱办完了再给!”

  “如果你们做的能让莪满意,到时候即便再多给你们几块,也不是不可以!”

  “但有一点你们得给我记住了!”

  “这点就是无论出了什么状况,你们可都得说是你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绝不能说是有人花钱雇的你们,明白吗?”

  交代完毕,杨振最后嘱咐。

  “毕竟即便真被抓了个造谣的现行,那也只是关几天!”

  “可要是说受人指使,搞不好那就是团伙作案,破坏团结!”

  一群人将无语白眼,留给杨振一个我们又不是傻子的表情,让杨振放心。

  眼见于此,杨振这才将轧钢厂的地址以及胡成念地址的单位地址交给了一群人,让人分头行动。

  而他自己,则拿着工业票晃晃悠悠的去百货公司提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