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自相残杀(第2页)

  而这由孢子而生的第一代迷梦花寿命也不长,它们的毕生使命就是繁衍出下一代的迷梦花。

  因此,当它们完成正常的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以后,就会迅速死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存在的价值就在于繁衍出下一代完完整整的迷梦花。

  这是莫清澜经过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当时莫清澜在拿到样本以后,经过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了这种植物身上的一个特性——只有完完整整从种子到开花结果这个过程完成了的迷梦花,才是真正的迷梦花,才能够实现植物的正常生长。

  他将由孢子而生的迷梦花称为“第一代迷梦花”,这一代的迷梦花,生长周期短、药效差、具有极强的攻击性,但其结出来的种子却是出奇的“纯”,并且他们的发芽率极高,甚至一度超越了正常生长出来的迷梦花种子。

  而由种子发芽、生根、长大的迷梦花,他称之为“二代迷梦花”,这一代的迷梦花生长周期被拉长、攻击性减弱,相应的,它的药效,或者说是致幻效果在逐渐增强。

  再往后会有第三代、第四代迷梦花,一直持续到第五代,才会出现莫清澜他们之前看到的,也就是被他们采去卖的迷梦花的正常形态。

  此后出现的是迷梦花,也基本维持在这个稳定的状态上。

  莫清澜感兴趣的点在于,它们的寄生性、攻击性与药性的关系上。

  他很惊讶的发现,随着药性的增强,它们的寄生性与攻击性都在逐渐减弱。

  他希望借助这些迷梦花孢子极强的寄生性,改变他手上这些能够克制污染植物的种子的特性。

  他的理想实验成果是,将孢子的寄生性与草种的进化性进行有机结合,让种子能够像孢子这样,自主寻找寄生的污染植物宿主,并对它们身上的污染能量进行净化。

  或者说换一个更为具体的说法——绞杀。

  祝林带过来的这些种子里面,就有一部分是他在这方面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