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逃跑党和主战派(第2页)
这一次,大周帝国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狂澜既倒,大厦将倾。/apk/
没办法,其余四国联手,大周帝国连一成赢面也没有。
他们明知道另外三线也许只是佯攻,发动致命一击的,其实是北烈汗国。但是,即便知道另外三国只是在做战略牵制,他们也不敢把边关的精锐部队撤回来。
只要你撤军了,佯攻就随时会变成‘真攻’。
其实,以目前的情况,‘迁都’也是一个很好的应对措施。暂避锋芒,以空间换时间,龟缩到比较小的地盘,把希望放在另外三线战事上。只要他们能获胜,就第一时间把精锐撤回来,集中兵力,再和北烈汗国决一死战。
但是,这样做也是非常危险的。
第一,帝都在大多数时候就是国家的头面,帝都被人占领,就是亡国的象征。一旦他们选择‘迁都’,整个大周帝国,都将陷入到绝望之中。人心一旦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
第二,说好听点叫‘迁都’,实际上,就是逃跑。领导班子可以到另外一座城市重打锣另敲鼓,帝都的千万百姓怎么办?他们往哪儿迁?留在帝都,万一北烈人屠城怎么办?以草原蛮子的尿性,大概率会这么做。如果帝都被屠成‘空城’,即便事后再夺回来,又有什么意义?
“好一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韦尚书,甩得一手好锅啊。”女帝揶揄地看了他一眼。
“臣,惶恐。”韦韬拱手施礼,心里却颇不以为然。
国难当头时,大臣其实没有皇帝那么慌。
他们毕竟是打工的,换个老板,一样可以凭借无敌嘴炮混饭吃。哪怕国家被北烈人占领了,他们也需要人治理不是吗?以北烈人那点强盗思维,怎么能胜任治理帝国的重任?还不是得请他们来。
皇帝是老板,国破家亡时,也只有他们才会对结果负责。
“什么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京城不是还有二十万大军吗?”韩东实在看不下去了,这特么都什么人啊。
一群瓜怂。
其他三线因为有重兵把守,暂时还不会露败相。她最担心的,自然是已经逼近京城的北烈铁骑。
据斥候传来的线报,北烈可汗狼图,亲率五十万铁骑,以及北巫教的一众修炼高手,举国来犯。
大周帝国的精兵强将已经派去戍守边关,现在战事吃紧,又无法抽身回来。
凭京城这点兵力,如何抵抗北烈五十万铁骑?
女帝吩咐黄金卫,敲响了‘皇钟御鼓’,召集王公大臣上朝议事。
这‘皇钟御鼓’轻易不敲,一敲,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大臣们急急匆匆往皇极殿赶去,没有人敢缺席。
韩东进殿的时候,发现大臣们已经来齐了。
不管怎么说,这帮老家伙还是很敬业的。
“刚刚收到线报,西戎,中元,南理,皆在同一时间不宣而战,如今同邺告急,横江告急,丽水城已落入南理军之手,而且,北烈可汗狼图,率领五十万铁骑以及北巫教的修炼强者,倾举国之力来犯。如今距离雍京城,只有七十里路程了!”女帝语调铿锵,面容肃然:“如今我大周军队三线作战,兵力告急,哪位爱卿告诉我,我们该如何抵挡北烈五十万铁骑?”
女帝话音未落,大殿之中一片哗然。
平时嘴炮是一回事,当祸事真正来临时,又是另一回事。
“陛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右丞相范建拱手出列,朗声道:“请您下旨,立斩韩东!是他,推翻了‘内王外圣’的治国方略,得罪了北烈使团,招来北烈骑兵的报复,如今终于酿成大祸了!”
“是啊,请陛下立斩韩东这妖孽,是他坏了大周帝国的国运!”
“老夫怀疑,他就是北烈派来的奸细!”
“杀妖孽,杀奸细……”
“肃静,”女帝用龙案木拍了拍桌子,怒道:“怎么,北烈铁骑都快要打到雍京了,你们却还在琢磨如何铲除异己吗?”
“陛下,有句话叫攘外必先安内。大周帝国之所以落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都是因为韩东擅自破坏对外国策,得罪北烈使团导致的。所以,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务必要铲除这个祸害!”范建据理力争。
“没错,我觉得范相说的有道理。”燕王姬广琛出声附和。
“范相和燕王此言差矣。”这时,队列之中站出来一位身穿戎装的中年男子。这男子白面微须,看面容和侯震有几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