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周票房冠军(第2页)

  ……

  6月20日,星期一。

  博客上,一条热搜悄然登上热搜第一。

  ““那些年以3300万的票房成绩,夺得周票房冠军。”

  底下评论,一片欢腾。

  “林岩牛逼!”

  “我记得星期六,七大院线才全部上映“那些年”吧?这就拿第一了!我的妈呀!”

  “你们说,这个月的票房冠军会不会是“那些年”啊?”

  “肯定会啊,七大院线只要不是脑门被驴踢了,必定会死命的给“那些年”加排片。”

  “我预测,这个月结束,“那些年”的票房会过亿!”

  “楼上的,你这叫预测?瞎子都能看出来的事情,你预测个毛啊你。”

  “林岩真的太厉害了,歌写的好,第一次编剧的电影,不但高口碑,票房成绩也这么出彩。”

  “我有预感,娱乐圈将崛起一位新大佬。”

  “楼上的,别那么乐观,这部电影爆了,谁知道林岩下部电影什么样,也许就扑街了呢。”

  “我看你就是眼红!”

  ……

  随着“那些年”获得周票房冠军,热度又涨了一波。

  各大院线已经把20号的排片规模,增加到了二十五万张票。

  以一张票80元的均价计算,上座率百分之百的情况下,单日票房能达到2000万。

  而今天就是20号,票已经卖完了。

  面对如此观影热潮,各大院线的经理,急的头发都要掉光了,把能挤出的排片,都给了“那些年”。

  可依然满足不了观众的观影需求。

  此刻,各大院线的经理悔的肠子都青了,他们实在是挤不出排片了,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没想着上映“那些年”。

  院线每个月上映的影片,一般会提前一个月确定。

  对这些院线来说,“那些年”属于临时加塞,因为排片都已经基本确定。

  现在“那些年”的排片,基本都是院线为了应付突发情况,预留的排片。

  比如正在上映的某部影片大火,院线就会把投在其它影片上的,不在放映合同规定范围内的排片,加给这部影片。

  因此,虽然七大院线都上映了“那些年”,但排片规模一直给不了太多,只能等其它影片下画,再把排片加给“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