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长卿还成都

第二百一十章 岐山不大,创造神话。(第2页)

 他认为这个模式是好的,理论上确实解决了所有的痛点。

 但是……

 代工什么?

 装电脑?

 炎黄集团不是有专门的组装生产基地吗?

 长安那边就有一个。

 卿云闻言笑了笑,“首先,明确一件事,我需要你们代工的,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产品。

 你先别嫌弃。龙哥,你想要解决的,是下岗职工的吃饭问题。

 而下岗职工中,真正有本事的,比如什么八级钳工之类的,你得承认,他们并不缺工作。”

 龙兴元点了点头。

 这种技术骨干,其实到哪儿都受欢迎。

 喜欢体制内氛围的,去了其他国营厂,想要挣大钱的,都去了沿海。

 现在留下的,除了老弱病残外,也就是普通员工。

 见龙兴元理解,卿云继续说道,“也就是说,真正需要你去解决的,是那些其实没什么技术的下岗职工问题。

 而我让你们代工的,都是流水线产品,比如一些五金、塑料件生产、组装之类的。

 这种没有技术含量,只是肌肉熟练度养成的工作,其实最适合他们。”

 差点就把自拍杆给说漏了嘴。

 专利还没拿到,这玩意儿还得保密,炎黄集团内部也是以‘725工程’来代称。

 龙兴元撇了撇嘴,不屑的说着,“一点儿五金件、塑料件,这有多大的规模?又能养活多少人?”

 云帝耸了耸肩膀,一脸的云淡风轻,“大概几万人是没问题的。”

 龙兴元闻言瞳孔一缩,然后难以置信地望着卿云,失声叫着:“多少?”

 卿云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不要大惊小怪,“短期几千人,五年之内我保证可以达到至少3万人的规模。”

 两年之内,他必定出海。

 前世,也就是几年后,国内的电脑市场规模较现在其实没有多大的增加。

 始终就是千万台的级别,无非是一千万台、两千万台,三千万台便是整个国内市场的天花板。

 但是产量销量却在这个数字后加了一个零。

 产销量两三亿台。

 为什么?

 因为,国内生产的个人计算机约占全球的90%,手机约占65%。

 单就这两个产品的组装行业来说,直接就业人数就是700余万。

 所以,3万人……

 这个规模,到时候只能坐小孩那桌。

 云帝其实本想喊一个10万人的,但又怕吓傻龙兴元,只能保守又保守的说个3万。

 不过饶是如此,也是直接把龙兴元给惊得瞠目结舌的在那边说不出话来。

 他开始在心里盘算这个数字。

 如果真的能够吸纳这么多下岗职工,那对于秦川集团,对于岐山市的稳定,都是极大的贡献。

 “小卿总,你确定?”龙兴元的声音中带着颤抖,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

 卿云点了点头,而后耸了耸肩膀,“龙哥,你应该清楚的,我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

 只要你……乃至岐山、三秦省愿意合作,我可以保证,这个规模的代工订单,绝对能够满足地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