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匈奴封口阵
初春,春寒料峭。
经过半月修整,阴山关隘,千余守军,战意盎然。
在此期间,不死心的匈奴人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前来试探。
结果都是无人生还。
一开始的碰撞,还是处于峡谷当中,随着匈奴的节节败退,碰撞已经蔓延到了峡谷口位置。
也至多是这个位置。
知晓大秦边军不再像往前那般软弱之后,匈奴人也很默契的守住峡谷口位置,一直没再往前推进。
也知晓阴山关隘之中,地势险要,想要重新夺回,暂时是没有机会。
加上北方防线在阴山关隘被收复了之后,也相继发动了反扑。
效果显著。
因此,匈奴人暂时被压制住,士气自然也就没有大秦高涨。
在公子煊的指挥下,大秦斥候,也没有踏出峡谷之外,只是游曳于峡谷口位置,一直在打探消息。
随着消息的不断传来,众将士们也不得不佩服公子煊的前瞻性。
在峡谷之外,匈奴布下重兵。
人数在五万左右。
虽未打入峡谷口,继而进攻阴山关隘。
但匈奴人在峡谷口位置,摆下了一个封口阵。
本就不算宽阔的峡口出口处,硬生生摆放五万于大军。
光是看着密集的帐篷,就让人感觉到压力。
匈奴的目的就是限制阴山关隘的守军,不能凭借阴山关隘的天险,继而出关,入侵匈奴草原领地。
毕竟,出了阴山关隘的峡谷,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如果让大秦突破这个口子,那么平坦无比的草原,将无可守地势阻挡大秦边军的步伐。
眼下,大秦边军反击初见成效,匈奴人自然也不敢放开口子,更加不敢大举进攻占据天险的阴山关隘。
要必然,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被大秦突破峡谷位置,进入草原,长驱直入。
公子煊站在峡谷高处,眺望峡谷不远处匈奴的宏大营地。
经过半月的治疗,脸上的裂口已经痊愈,只是留下了一道道褐色小疤痕。
远远望去,就好像是刀疤一般,平添几分凶恶之气。
公子煊一旁,是周礼、卢夏、王德发等将领。
虽然阴山两座关隘目前得到的军令是据守,但众将领早就知晓公子煊的意图。
打出关外,打到草原,打到匈奴单于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