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校草那拿了支票出国的初恋(41)(第2页)

 

    来了这里,谁还愿意去别的厂子上班谁还看得上别的厂子的工作环境
 

    徐氏企业开给他们的工资待遇只好不差,生活质量还拔高一大截。
 

    这样的企业才人性化嘛
 

    工人们热情高涨,工作起来效率极高。
 

    这也是徐茵乐于见到的。
 

    但苦了被迫当成对照组的其他工厂企业。
 

    他们难道不想盖个气派的里头啥都有的工业园吗还不是资金拮据,购买的生产原料和机器,能不欠债就不错了,哪还有钱搞别的
 

    这徐氏企业的老总据说原先是台岛人,还在新西兰有投资,妥妥的富商,那当然有钱了。
 

    工人们照着徐氏的待遇标准要求本土企业,这就有点不讲武德了
 

    被同行吐槽不讲武德的徐富商茵见投资的工厂步入了正轨,她给之前列入考察期的五位同志开了个小会,定了适合他们的岗位、薪资和奖惩制度,就把这个摊子交给了他们,从此拍拍屁股当起了甩手掌柜。
 

    让她一天到晚待在工厂带头当打工人是不可能的,相比循规蹈矩的坐办公室上班,她倒是更喜欢经营农牧场,那个自由啊。
 

    徐家大房和二房从工业园区开始筹建就在翘首以盼了。这可是他们侄女堂妹堂姐的产业,招工启事他们都看了,那么多岗位要招人呢,他们当伯伯、伯娘、堂兄弟、堂姐妹的,还能捞不着一个岗位
 

    经理、主任啥的他们也不奢望,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晓得的,但油水肥的采购、行政,活计轻松又有面子的保安队长,还能安排不了么
 

    然而,他们盼啊盼、等啊等,始终没等到侄女上门,别说让他们挑岗位,车间工人都没找他们做。
 

    眼瞅着通过面试的本地人、外地人欢天喜地地进了园区大门,住进了粉刷得雪白的集体宿舍、吃上了鸡鸭鱼肉的食堂饭,过上了上班打卡领工资的规律生活,他们却还在地里刨食,两家人气得呀
 

    “这个侄女不能要了从小跟着她那没良心的妈,冷心冷肺得很”
 

    “可是老三一直没回来,我们找谁去园区守门的保安说,他们只认工作证和出入证,什么亲戚不亲戚的,一概不认。我就不信,老三的面子那些人也不给那可是他闺女的厂子,他是他们老板的亲爹,一群没眼力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