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逗猫棒

集市上的闹剧与赵家毫无相干,赵家母子和李如海悠闲地在屋里唠着嗑。

 明天就是小年,林场放假、伐区停工,就连跑山人也在家休息,等着过年了。

 所以今天来卖山货的,就没有前两天那么多了。

 赵军乐得清闲,他盘腿坐在炕上,怀里抱着小猞猁,听李如海滔滔不绝,说着他对豹皮小被的看法。

 在跟赵军去了一趟小红杉林场以后,李如海又想跟着赵军去河北了。

 为了能让赵军带上自己,李如海决定表现自己的价值。

 于是,他针对那些有些大老板,初步地构思了一套营销理念。

 虽然只是初步构思,但却听得王美兰眼睛一亮。

 “儿啊。”王美兰叫了陷入沉思的赵军一声。

 “啊?咋了,妈?”赵军抬头看向王美兰,就听王美兰对他说道:“你听如海说的……”

 听王美兰之言,李如海心中一喜,以为王美兰认可他说的那些呢。

 可紧接着,王美兰继续说道:“要不那小被儿……咱别卖了。”

 “咋地呢?”赵军一愣,就听王美兰道:“要妈说呀,给那小被留下,等以后给我大孙子盖。”

 赵军:“……”

 好嘛,这还没等忽悠别人呢,先给自己洗脑了。

 李如海闻言,暗道麻烦了。要是王美兰把豹皮小被留下,那自己还怎么去河北?

 所以,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李如海又给王美兰拆剧本。

 “行啦,行啦,我知道啦。”听到后来,王美兰打断了李如海的话,道:“你哥俩商量着办吧,我不管了。”

 说着,王美兰起身,去摘挂在墙上的小棉袄和头巾。

 “妈,你干啥去?”赵军问,王美兰手往屋外一比划,道:“我去上小卖店,看你王叔下山进货回来没有呢?”

 “你要买啥呀,妈?”赵军道:“你要买啥,你告诉我,我明天下山给你买。”

 “你王叔哪年这时候,不都自己买山楂做糖葫芦吗?”王美兰道:“我昨天跟他说了,让他买前儿给我捎二十斤。”

 “二十斤?”赵军一怔,道:“妈,你也做糖葫芦啊?”

 “啊!”王美兰一笑,道:“不都说嘛,二十三,糖瓜粘,咱也蘸吧点儿呗。”

 “不是,大娘?”李如海小心翼翼地拦了王美兰一句,道:“恕我直言啊,二十三那个糖瓜粘,好像不是蘸糖葫芦吧?”

 二十三糖瓜粘里,所说的糖瓜是一种灶糖,也是饴糖。里头加糯米啥的,熬得黏黏糊糊的,然后冷却成型。

 在赵军家这边,没有那个。而他们管做糖葫芦叫蘸糖葫芦,是熬好糖稀后,拿串好的山楂往糖稀里蘸而得名的。

 “那咱就有这个呀。”王美兰说:“那有啥就蘸啥呗!”

 “行,妈。”赵军腾出只手来,扒拉李如海一下,然后对王美兰说:“你蘸吧,蘸好了,放外头不坏、不化的,给我妹他们吃去呗。”

 这时,李如海也反应过来自己话多了,连忙起身找补,道:“大娘,那我跟你去呀?二十斤呢,我帮你扛。”

 “不用你……”王美兰话音刚落,就听屋外传来两声狗叫。

 就这么两声,应该是熟人。

 果然,赵军往窗外一看,就见张援民一家三口来了。

 “哎呦,你嫂子拿啥来的?”王美兰看了一眼,只见杨玉凤扛着一个面口袋。

 王美兰说着就往外屋地走,赵军也从炕上起来。

 而这时,张援民已到了门前。他拽开房门,让扛东西的杨玉凤先进。

 “老婶儿。”杨玉凤进屋,把面口袋往地上一撂,就对王美兰道:“你让王富给你捎的山楂呀?”

 他们之间属于各论各叫,赵有财跟王富论兄弟,而王富管张援民他爹叫叔。

 “啊。”王美兰笑道:“我寻思蘸点糖葫芦,那啥……”

 王美兰说着一摸兜,问道:“多少钱呐,这些山楂?”

 “老婶儿,你别给了。”跟着进屋的张援民一挥手,道:“没有几个钱。”

 “是啊,老婶儿。”杨玉凤上前按住王美兰的手,道:“你往出拿,我也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