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聪明的一只耳 机智的张援民(第2页)

 “那咱撵他去?”刘金勇此话一出,罗少斌忙将他拦住,紧接着就将赵军的计策道出。

 刘金勇听完,忙让罗少斌和牛义军去支援赵军,然后他带着另外五个人,按赵军说的奔那小岗腿而去。

 罗少斌和牛义军很快就追上了赵军,见二人跟上来,赵军心里更踏实了。

 刘金勇一组是绕路而行,所以赵军他们放慢脚步。

 约莫二十分钟后,赵军三人稍微加快了脚步,渐渐走到岗喯儿喽头的最高处。

 再往上走,他们又将与一只耳短兵相接。

 而此时,那埋伏在雪地中的一只耳也有了动作,只见它自雪地中起身,头低但身子略高,四肢曲着收在身下,摆出一副出击的架势。

 就在这时,上头传来一丝细微的响声,一只耳脑袋一动,虎眼向上一瞭。

 刘金勇带人下来了,五人摆开队形,前俩、后俩,刘金勇居中,他们都端着半自动大步往下推。

 一只耳看看上头,又看看下面。

 山石林茂,一只耳放眼望去,它也看不到人。它看那边,就是意识到那边有威胁。

 通过气味,一只耳敏锐地分辨出上头下来有五个人,下面上来三个。

 一只耳不怕人,但当上下前后都有敌人的时候,一只耳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妙。

 这个时候一只耳想走,可岗尖路窄,左右陡壁悬崖没有去路。今天一个不好,一只耳就容易虎吊朝天。

 在危难关头,一只耳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它又缓缓趴下,伏在雪里中,躲在大棹树后。

 这时,两个保卫员一右一左从柞树前经过。靠右这个保卫员,他离棹树都不到三米的距离。

 但因角度问题,他就是没看到躲在树后、雪中的一只耳。

 两个保卫员身后,四五米处,刘金勇双手掐枪,小心翼翼地下来。

 真不怪他们眼瞎,他们下坡而来,一路还得注意脚下。

 主要一只耳藏身的地方低洼,它身前有雪、有树腿挡着,关键是谁也没想到它能趴冰卧雪的一动不动!

 刘金勇身后,再四五米处,又是两个保卫员。他俩从一只耳藏身的柞树前经过后,一只耳伏在雪中的身体微微抬起。

 但它没完全站起来,而是像匍匐一样,向斜后方退了几步!

 退出三四米,一只耳迅速转身,两纵就消失不见。

 当一只耳翻过岗尖,一路绝尘下坡而去时,刘金勇五人与赵军汇合。

 赵军瞪大眼睛看着五人,刘金勇五人也瞪着或大或小的眼睛看着赵军。

 不用问,这五个人肯定是没碰着虎,因为没听着枪响。

 赵军看他们的原因是,他让罗少斌告诉刘金勇了,如果在岗尖子看着老虎脚印,那就是一只耳已经过岗了。

 那样的话,刘金勇在岗上打一枪,赵军听到了,便去与他们汇合。

 如果看不到老虎脚印,那老虎就是没岗,也就是说赵军判断的没错,那老虎在那儿埋伏着呢。

 这时候,刘金勇他们五个人下来,必将把虎冲起来。

 然后,刘金勇他们可以居高临下地攻击东北虎。如果没打着,虎往下来,赵军还有打枪的机会。

 可现在,两帮人汇合了,那东北虎呢?

 刘金勇五人大眼瞪小眼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赵军的安排很好,情况确实确实如赵军所说的那样,岗尖子上没有脚印。

 他们一路扫荡下来,那大爪子哪儿去了?

 “组长!”赵军抬手往上一指,问刘金勇说:“岗尖子上没脚印吗?”

 “没有!”刘金勇很肯定地给出了回答。

 赵军一怔,眉头微皱,问道:“那你们往下来,看着脚印了吗?”

 “这个……也没有吧?”刘金勇迟疑了。

 “有吧。”这时,旁边有个保卫员很肯定地说:“我看着了,刚才还看着了呢?”

 “我咋没看着呢?”又一人接话,道:“我从岗尖子上往下走,走出那么老远,我也没看着有脚印啊!”

 这些年,一直都有民兵打靶训练。

 男女老少齐上阵,连李如海都参加过几次。

 林区的成年人,没有不会打枪的,王美兰、老太太、金小梅她们也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