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头太痒水太凉(第3页)

 一开始,窦太后还真召见了其中一人作为代表,并辩论了一番。

 但无论窦太后怎么说怎么指责天子启残害手足,杀死了自己的宝贝儿子,还是天子启不恭不孝,不忠不义,那老头却始终坚定如一,反反复复就一句话:太后,欲复为吕氏乎?

 被搞得不厌其烦,又实在说不过这些发须花白,指不定哪阵风就要给人吹倒的棺材瓢子,窦太后才索性抱病,闭门谢客。

 但舆论却依旧在发酵;

 在发酵的舆论中,窦太后的人设,依旧朝着高后吕雉的方向飞速靠拢、人物形象迅速重合。

 若不是未央宫内,传出天子启明显顾全大局的声名,说自己只是病了,和太后完全无关,做儿子的怎么可能被母亲气倒?之类,窦太后眼下,说不定都要成过街老鼠了

 “寡人要见皇兄!”

 确定母亲无碍至少是身体无碍,梁王刘武便算是安了心。

 又听刘嫖说,天子启都气到了那个份儿上,都还不忘站出来给母亲开脱,梁王刘武再也没有了藏身于暗处,继续让皇帝哥哥蒙受不白之冤的脸面。

 “皇兄,已经因为寡人的任性,而蒙受了残害手足的骂名。”

 “但皇兄却反过来,替母亲说起了好话。”

 “做儿子,难道不正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寡人一向以孝子自居,却做的比皇兄差这么多,又哪来的脸继续藏身于此,让母亲和兄长,替我蒙受天下人的指责呢?”

 说着,梁王刘武便含泪起身,颇有些中二的正了正衣冠。

 “寡人,要入宫面圣!”

 “皇兄不见,寡人就跪到皇兄见为止!”

 “只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母后、皇兄,蒙受这等不白之冤了。”

 “寡人,已经做了太多太多傻事,让母亲、兄长替寡人受罪。”

 “再不迷途知返,寡人,就真的没脸面见先帝了”

 看着弟弟这幅中二的模样,刘嫖面上不显山不露水,暗下却是对弟弟这幅傻憨憨的模样嗤之以鼻。

 做儿子的,就该是天子启那个模样?

 嘿!

 真要是为了母亲好,天子启就该强硬下诏:敢非议太后者,依律坐大不敬,斩弃市!

 这才是母亲蒙受不白之冤时,儿子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姿态。

 结果呢?

 天子启委屈巴巴的一句:儿子怎么会被母亲气倒呢?就做出了一副为母亲向天下人求情的凄苦姿态。

 这不更坐实了东宫窦太后,真的在欺负自己的皇帝儿子吗?

 你看看,都欺负到吐血昏厥了,都还得替母亲说好话

 刘嫖看的再清楚不过:天子启之所以替窦太后平冤,不过是政治需要而已。

 汉家不能有第二个吕太后就算有,也必须没有!

 天子启并非是为了自己的母亲,亦或是汉家的太后,而是为了汉家、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才做出了这么一副孝子人设。

 因为汉家,需要一个孝顺的天子;

 也需要一个慈爱的太后。

 既然汉家需要,那天子启,自也就乐得营造,甚至是捏造出这样的人设。

 仅此而已

 “见,自然是要见的。”

 “只是具体怎么见,阿武,恐怕要好生思量一番。”

 虽然对弟弟的认知感到不屑,但结果总归是自己想要的:梁王刘武,确实需要去一趟未央宫,亲自、当面向天子启赔罪。

 只是事情闹得这么大,若还指望着罚酒三杯,下不为例,那就是有些看不起封建帝王的雷霆震怒了。

 就算是装,也起码要装出一副悔不该当初、恨不能以死谢罪的架势,才能勉强争取到台面上的和解。

 至于实际上的和解到底原不原谅,那就是天子启说了算的了

 “负荆请罪如何?”

 见弟弟一副搔首弄姿的模样,刘嫖本能的给出了建议。

 却见梁王刘武闻言,当即便为难的挠了挠后脑勺,又焦虑的来回走了两个来回。

 始终没能过自己那一关,才嘟囔道:“寡人先前说负荆请罪,阿姊偏不让!”

 “眼下又反要负荆请罪,却是何苦?”

 “坦胸漏乳,背负荆条”

 “却也不是不行。”

 “虽稍有损宗亲威仪,却也足够有诚意。”

 “只是那荆条之上,遍布荆棘”

 “寡人这身子骨”

 看出梁王刘武真正顾虑的点,刘嫖只不由深吸一口气,深深怀疑起刘武的身世。

 太宗孝文皇帝,和当朝窦太后生出来的儿子!

 怎就能傻成这般模样?

 只是不齿归不齿,终归是姐姐,又是本次事件的主导者,以及主要负责人

 “嗨”

 “小事。”

 “将棘、刺全部削干净,背上光溜溜的荆条便是了。”

 “左右不过是摆个姿态,向皇帝低头认错的事;”

 “没人非得阿武血肉模糊、满杯棘刺的,才愿意相信阿武是真心悔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