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谁还不会唱戏了?

 天子启口中的东帝,显然不是什么有来头的说法,而只是’东宫‘二字的阴阳怪气版本。

 单从天子启这‘东帝’二字,刘荣便也不难听出:即便是得偿所愿,顺利册封了太子储君,而非‘储君太弟’,天子启对东宫窦太后,也依旧带着不小的怨气。

 只是这怨气并不大,顶多也就是发发牢骚的程度,且发牢骚归发牢骚,也还是没忘交待刘荣去哄哄老太太。

 至于昨日,刘荣与薄皇后的约定,也被天子启轻飘飘一句话批准;

 剩下的,就要刘荣自己去长乐,和祖母窦太后好好聊一聊···

 “嘶~”

 “稍微有点麻烦了啊···”

 “废皇后的诏书,我已经给皇帝送过去了。”

 刘荣原本还有些担心。

 “若无旁事,太子便回吧。”

 ——嘿,你瞧瞧!

 听闻刘荣此问,那官吏下意识开口,却当即因‘如何称呼刘荣’而顿在了原地;

 ···

 “事儿聊完了。”

 “总归这太子,母后是不立也立了,又何必再···”

 “自先祖得卫国国君重用,汲氏累世为宦,至今已有七代。”

 ——仪仗。

 ——连和人说话,都有人替皇帝在中间传话嘿!

 ——聊了好一会儿了,愣是连皇帝的声音都听不着!

 日后被人攻讦,刘荣也可以把锅甩出去:奉常丞某某都没说啥,你凭什么说我违背的礼制?

 “今日,奉常的两位丞令,都并未来未央厩坐堂。”

 “却也是皇帝白日做梦。”

 “但就这么便宜了皇长子···”

 毕竟能被眼下,被奉常派来未央厩凑数的,必定是混的不咋滴的边缘人物。

 并且,已经进入了刘荣的太子舍人选拔名单,不出意外的话,很快便会在太子宫和刘荣相见···

 于宣室殿后殿告别皇帝老爹,刘荣便满带着纠结之色,来到了位于未央宫东南角的未央厩。

 将那個奉常派来,在未央厩的官员抓一回壮丁,凑合着给自己做回谒者,总好过就这么孤身一人前去,平白给东宫的祖母窦太后落下把柄。

 “母后,何必如此冷颜以待呢?”

 “皇长子,做了我汉家的储君。”

 直到刘荣苦笑着点点头,表示不碍事,那官吏才如蒙大赦的一拱手,旋即为刘荣做出了解答。

 “——不敢因为属臣不齐、仪仗不整,而对皇祖母怀有半点哀怨;”

 闻言,刘荣只点点头表示理解,面上神情却也随之一沉。

 “假以时日,也当在我汉家的庙堂之上,有一番大作为?”

 就算是专业水品可以凑合,身高、相貌,都是绝对绝对无法凑合的。

 “今日,无奈以汲洗马充任谒者,倒也算是提前和自己的臣下熟悉熟悉···”

 “过去的事,就莫要再提了。”

 而在殿内,望着刘荣含泪而退的背影,向来工于心计的馆陶公主刘嫖,心中也难得对刘荣生出些不忍。

 这种时候,站在车驾前室的谒者便得唱喏道:某某某,恭问太子安~

 而且是又高又帅!

 毕竟谒者,是要站在刘荣的车驾前室,替车内的刘荣迎来往送、唱喏对答的门面;

 “嗯···”

 “今日前来,非但不是催促皇祖母,颁下废皇后、立新后的诏书,反而是想请求皇祖母:不要急于让椒房易主。”

 神秘感。

 最要紧的是:刘荣所乘坐的车驾前室,得时刻站着一个谒者,来作为刘荣和车外之人的沟通桥梁,或者说是'嘴替'。

 言罢,刘荣便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只匆忙拱手告别,便快步朝着殿外走去。

 “——虽说我汉家,并非宗周那般重视礼制,但也终归还要点脸。”

 得到了谒者的提醒,刘荣便会在车驾内给出答复——却不是直接对车外喊,而是对前室的谒者小声低语,再由谒者以唱喏的方式转告车外那人——太子答曰:孤安~

 虽没有一个字提起梁王刘武,又或是皇太弟那档子事儿,刘荣却也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

 “——端的是仪表堂堂。”

 见皇祖母冷言冷语不说,还摆出这么一副慢走不送的架势,刘荣心下也是没由来的一阵窝火!

 但面上,刘荣却是惨然一笑,旋即便起身,对端坐上首的祖母拱起手。

 “再加上眼下,奉常没有主官坐镇,仅有的两位丞令本就各有职责不说,还需要共同扛起奉常属衙的大局;”

 与祖母拜过礼,又被招呼着坐下身,听闻一旁的姑母刘嫖开口便夸赞起汲黯,刘荣心下只一阵警铃大震!

 ——作为汉家第二位长公主,馆陶主刘嫖的名声,比起鲁元主刘乐,真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白脸,我今日便是唱完了。”

 “凑齐仪仗前,太子就老老实实待在宫里,别再出宫乱逛了。”

 “——不用太子专门走一趟来催。”

 “便是没有丞令轮值,也总该有奉常的官员在?”

 与绝大多数人的猜想稍有些出入——作为皇宫内,专供天子马匹、车驾的官厩,未央厩并不是由顶头上司:太仆衙门负责日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