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请周亚夫开始表演(第3页)

 “丞相心意已决,朕再三挽留不得,便也不再强求了。”

 “——丞相先前说,在长安呆习惯了,希望可以在离任之后,继续留在长安。”

 “既然要留在长安,还希望丞相,不要推辞太子太师的职务。”

 ···

 “太子太师,名为‘太子师’,实际上却并不需要日日教导储君。”

 “丞相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会承担不了这个职务的职责。”

 “——就当是朕这个凉薄之君、暴虐之君,给老臣的最后一丝礼遇吧……”

 “在丞相这样的老臣身上,我汉家的储君,也总能学到点什么……”

 天子启此言一出,殿内百官公卿也终于得出结论:申屠嘉,真的是要乞骸骨了。

 而且,是以‘正常离职’的性质乞骸骨,而非被罢免!

 意识到这一点,百官面色顿时就有些不大好看,至于御史大夫陶青,更是已经不再抱太大希望了。

 ——抛开陶青的能力、德行不说,单就是陶青和申屠嘉之间的恩怨,就足以让申屠,将‘举荐继任者’的权利,用在除陶青之外的任何一个人身上。

 而陶青不能官拜丞相,就意味着御史大夫的位置,陶青还要继续占着;

 好在晁错身死,内史已经出缺。

 本身就是九卿的几位,可以争取一下内史;

 不是九卿的,也可以争取一下某位九卿调任为内史之后,所留下的九卿之缺……

 “陛下恩德,老臣,无以为报……”

 “愿意以这幅老朽之躯,再为我汉家,培养出一位合格的储君。”

 “——虽然未必能活几年,但只要能多活一天,臣便会花这一天的时间,来规教储君。”

 “只希望陛下,千万不要再说自己是凉薄之君、暴虐之君,来让臣这个本就羞愧的老匹夫,更加感到无颜以面天下人了……”

 帝相之间客套起来,百官自也适时抹了抹泪,本能的充当起合格的背景板。

 但在天子启下一句话道出口之后,所有人都停止了‘哀伤垂泪’,只直勾勾望向殿中央的申屠嘉,眼皮都不敢眨一下!

 “丞相告老,国失柱石……”

 “朕德薄,无以安天下,乃致去岁,有吴楚七国贼子为祸关东……”

 “如今,又要失去丞相这样的老臣,朕实在是不知道日后,该如何治理这天下了……”

 ···

 “只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相。”

 “即便再怎般不舍,也还是不得不厚着脸皮,问老丞相一句;”

 “——今我汉家,何人可继丞相之位,佐朕以治天下元元?”

 来了。

 百官公卿期待、瞩目的戏肉,终于来了。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申屠嘉即将道出的这个人名之上。

 就连已经不抱太大希望的陶青,都难免带着些许侥幸,竖起耳朵,祈祷起能从申屠嘉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

 “太尉绛侯周亚夫,可为汉相!”

 申屠嘉本就直率的性子,此刻更是展露无遗。

 毫不迟疑的给出答案,吐出‘周亚夫’这个名字,申屠嘉便闭紧了嘴唇,摆出一副‘没有理由,就得是周亚夫’的坚定姿态。

 这也算是汉相‘推荐继任者’的特权中,所附带的小特权了。

 ——对于举荐的继任者,丞相不需要给出任何理由,更不需要引经据典,来为自己的选择增添依据。

 就这么明晃晃丢出一个人名,然后三缄其口:就他了!

 不解释!

 爱咋咋地!

 你要我说,那就是他!

 人选我给了,采不采纳随你便!

 只是这个人选,往往也都会是皇帝所属意——至少是可以接受的人选,不会让皇帝太难堪就是了。

 “可。”

 申屠嘉人选给的干脆,天子启答应的更是爽快。

 至于原因,这朝野内外都是人精,只需要稍微想一想,便也大都能明白的过来:这是要拿丞相之位,把周亚夫从‘太尉’这个敏感的位置上,稳稳当当托下来。

 到这一步,申屠嘉告老乞骸骨的部分,便已经算是走完了流程。

 按道理来说,朝议接下来的议题,就该回到先前的吴楚乱平后续一事——即有功将士的封赏之上。

 以‘拜太尉周亚夫为丞相’,来作为对有功将士封赏的话题开端,也正合适。

 但没人注意到:御榻之上,天子启微不可见的咧了一下嘴角;

 而后,便故作淡然的望向殿侧,那道自步入温室殿——甚至是自步入长安城,都不发一言的厚重身影。

 “说起太尉周亚夫~”

 “正好昨日,太尉派了人来长安,说是要上奏疏。”

 “——上奏就上奏吧,还非得在朝议之上,当着百官的面请奏?”

 “嘿;”

 “这周亚夫也真是的……”

 “想要什么封赏,直接告诉朕就是了,还怕朕出尔反尔不成?”

 冷不丁道出一语,天子启隐隐含着期待的目光,便望向程不识那壮实、稳重,此刻却也隐隐有些发颤的身影。

 “即使如此,还请程都尉上前,代太尉周亚夫呈上奏表吧。”

 “朕也好听听:朕的太尉,究竟想要些什么封赏。”

 “——大胆提便是;”

 “只要不是朕身下这方御榻,又或是裂土为王之类,朕,自无不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