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瓷器成(第2页)

 只是在削藩之前,梁王刘武,也再度从都城睢阳启程,西入函谷,再朝长安。

 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第二次朝长安,天下人无不为梁王刘武得宠的程度感叹。

 但长安朝堂却知道:梁王刘武此番入朝,并非单纯‘朝觐’。

 梁王刘武此番入朝,待其自长安再度踏上返回梁国的远途,长安朝堂,便将正式吹响削藩的号角,挥舞起劈向关东宗亲诸侯——尤其是吴王刘濞的屠刀。

 吴楚x国之乱,也将正式进入倒计时……

 ·

 ·

 ·

 天子启元年夏六月,长安城西郊,瓦窑。

 少府监令张毅、皇长子刘荣,以及刘荣的两个弟弟悉数到场。

 同样在场的,是少府几乎全部擅长陶器工艺方面的匠人。

 ——今天,是‘汉少府官窑’第一批成品出窑的日子。

 每一个人,包括皇长子刘荣在内,都满怀着期待和忐忑,静静等候着那一刻的到来。

 过去这几個月,在场的人,都为这一刻付出了许多努力。

 制作瓷土所需的瓷石,或者说是高岭土,是张毅得刘荣提醒,自雒城(后世景德镇一带)寻得,而后千辛万苦运回来的。

 烧制瓷器所需要的上千度高温,是少府匠人们反复试验、改进,花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才艰难达成的。

 生胚釉面的花纹图案,是画师们一笔一笔画上去,再吹釉覆盖定型的。

 到今天,费时三个多月,才终于等来第一窑成品出窑……

 “呼~”

 “但愿能有几十件可用的成品吧……”

 对于最终的成品率,刘荣不抱太大的希望。

 ——在这个没有温度测量手段的时代,维持1200度左右的恒高温,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准确的说,是基本没办法保证的事。

 恒温倒是好说:阻断热量流失,再适时补充燃料维持温度即可。

 但维持的是什么温度,是没到1200度,亦或是超过了1200度?

 没人知道。

 便是刘荣,也只能在看过这第一窑成品之后,才能大致得出‘温度高了/低了’的结论。

 与刘荣这毫不惧怕失败的低期望相比,冶金监令张毅面上,却尽是期待之色。

 ——不能怪张毅太过自负,实在是过去这几个月,刘荣表现的太过自信了。


 每一道工艺、工序,刘荣都能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说,就连原材料:瓷土,刘荣都能给张毅指明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