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无 无间道?(第3页)

这件事,直到今年春、夏之交,草原东胡王部——或者说是长安侯卢氏传回一份情报,才终于被揭露。

在这份情报中,长安侯卢氏明确表示:南越王赵佗的嫡孙,南越王世孙赵胡,没有接受哪怕半点汉室正统教育,或者说是洗脑!

从入长安为质至今,赵胡没有哪怕一天,是在接受汉家‘仁义礼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开化;

而是由一位出身岭南的所谓‘书生’,日日教导赵胡:一定要记住汉室给南越带来的屈辱,将来务必要图强,以报此血海深仇!

除此之外——除了从老家岭南瞒天过海‘带’来长安,并正大光明成为自己老师的自己人,世孙赵胡手上,还有一支人数不多,情报传递效率却极为高效的情报组织!

这个情报组织要做的事,可以说只有一个:将长安城内发生的任何事,都尽快送回南越,以供南越王赵佗定夺。

极个别情况下,该情报组织甚至能在世孙赵胡的决断下,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赵佗执行决策!

比如:在赵佗还没得到汉匈开战的消息之前,就以赵佗的名义,向长安朝堂递上‘请归世孙’的奏疏;

比如,在赵佗才刚得知此事,却根本无从得知战争结果的时候,就自主停止上奏。

至于这个情报组织的存在,为什么能逃过整座长安城的审视,却被远在塞外的长安侯卢氏家族所知晓

答案是:这个情报组织和卢氏家族之间,有着相当稳定,且已维持多年的情报交易、互换、合作渠道。

卢氏通过该情报机构,获知长安城内发生的一切。

而该情报机构又通过卢氏,来提前获知草原上的情况——主要是匈奴人即将对汉家采取的行动,并以此为准,制定南越国接下来的应对举措。

比如赵佗试探性称个帝啊

或是派出一支偏师,去长沙国蹭一蹭啊

又或是老老实实去帝号,上表称臣之类。

主打一个汉家受挫我豪横,汉家得势我蛰伏——纯不粘锅。

得知此事之后,刘荣究竟有多怒,只有绣衣卫指挥使周仁知道。

从那一天开始,绣衣卫上下就瞪大了眼睛,势必要在长安城,将那个隶属于南越王世孙赵胡——或者说是隶属南越国的秘密情报机构连根拔起。

只可惜,收效甚微。

为了不打草惊蛇,王世孙赵胡和那个伪装成‘大儒’的南越书生,绣衣卫一直都没去动。

但不知为何——许是没什么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冒险传递,在汉匈河套-马邑战役结束之后,那个情报组织就好似是凭空消失般,未曾被绣衣卫抓住哪怕丝毫把柄。

对于绣衣卫,刘荣还是比较信任的。

先前大意了,没注意到这么个情报组织的存在,虽然气人,但也情有可原。

现下,明知有这么一个情报组织存在了,但凡这个情报组织有活动,就必定不可能再次从绣衣卫眼皮子底下逃脱。

所以,刘荣便打算放出一个假饵,试试看鱼儿要不要勾。

——汉天子召众将军演武,对于南越国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冒险传递回国的重要情报!

而这个情报,只要送到那个情报组织手中,刘荣就有九成以上的把握,让绣衣卫将其连根拔起。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真的泄漏机密

谁能知道刘荣此刻,是在盘算高阙呢

谁又猜得到此刻,刘荣的注意力并不在汉家唾手可得的河西休屠泽,而是在几乎无法从外部攻破的高阙呢……

“最好老鼠也抓了,赵佗老贼也信了朕要图谋河西;”

“——若能把这个消息送去匈奴单于庭,那更是最好不过。”

“嗯”

“敌人的间谍,那也不是全无用处的嘛。”

“等匈奴人去盯着休屠泽,高阙那边……”

“就算不至于到唾手可得的地步,也至少不会仍那般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