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能有什么办法呢?(第2页)

这其中,就包括被燕王韩广派出,率军救赵的燕将臧荼,以及都尉栾布。

之后的故事,自然是喜闻乐见的:霸王项羽破釜沉舟,一战而绝嬴秦气数,天下各路义军士气大振!

而燕将臧荼、燕都尉栾布,自也就此折服于霸王在巨鹿城下的风姿,跟随项羽一路西进,一同入了关。

而后,秦三世而亡,项羽以义军统领的身份,分封各路义军将领为诸侯。

其中,原燕王韩广,被封为辽东王。

而燕将臧荼功勋卓著,被项羽封为燕王,取代了曾经的君上。

曾经的部下,抢走了自己的‘燕王’头衔,自己又去了鸟不拉屎的辽东,做个劳什子辽东王,韩广自然是一万个不服。

于是之后不久,燕王臧荼便发兵杀死辽东王韩广,吞并了所谓的‘辽东国’。

至于栾布

本就深受燕王臧荼欣赏的栾布,自然就此做了燕国大将。

两年后,即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天下格局又是一番天翻地覆。

——曾经的各路诸侯,或主动、或被动的与汉王刘邦联合,与楚王项羽战争不休。

楚汉争霸,真正进入最后的白热化阶段。

为了不断压缩项羽麾下楚军的生存空间,汉王刘邦派出大将韩信,先后击杀赵王赵歇、代王陈余,平定赵、代两国之地。

说是平定,其实就是把不听话、不愿意和自己结盟的两个诸侯王杀了,然后封了听话的自己人做王。

代、赵归于汉,一衣带水的燕国,自然就成为了韩信——或者说是汉王刘邦的下一个目标。

只是汉家的使者才刚把劝降书送去,燕王臧荼便光速滑跪,望风而降。

至此,项羽曾经分封的十八路诸侯,除去汉王刘邦外,余下十七路诸侯,或降或亡,几尽归汉。

先是关中的雍王、塞王、翟王,早在刘邦北出汉中,还定三秦时,便被纳入了汉室版图。

——还定三秦的‘三秦’,指的就是雍、塞、翟三王。

及燕、代、常山、辽东四国——辽东为燕王臧荼吞并,代国、常山国由张耳合兵为赵。

且此二人,先后归汉。

再算上反复横跳,最终被杀的魏王魏豹,被项羽斩杀的韩王韩成,被策反降汉的九江王英布;

秒跪降汉的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以及名义上属于项羽阵营,却始终‘中立’,不曾出兵参战的临江王共敖;

还有在家族内部合并,最终统一为田氏齐国的胶西、济北、齐三国……

掰着指头算下来,项羽所分封的十八路诸侯,除汉王刘邦外,只有临江王共尉一人保持中立。

其余十六家,或土或人,或国或军,悉数归汉!

也就难怪最终,项羽被逼的拔刀自刎,无颜渡江了。

说回栾布。

在燕王臧荼降汉之后,栾布自然是跟着成了‘汉军阵营的燕将’。

后来刘邦称帝,汉室国祚鼎立;

又燕王臧荼谋反,汉天子刘邦御驾亲征,最终生擒臧荼,并将其处死。

而栾布,则兵败被俘。

按照惯例,燕王臧荼谋反未遂,兵败身亡,作为燕国将领的栾布,其实也同样难逃一死。

但恰好此时,栾布少年时的友人:时梁王彭越出手,请求赎回故人栾布,并将栾布接去了梁国,担任中大夫。

再后来,彭越也‘谋反’了;

甚至是没有任何动作,就因谋反的罪名——或者说,是因吕太后那句‘已经得罪了,那就将错就错杀了吧’,而被枭首悬头示众。

斩杀彭越,并将彭越的首级挂上洛阳城头后,刘邦还下令:有来探望、祭奠彭越首级,或收敛彭越尸首者,即刻下狱!

彼时,栾布才刚出使齐国归来,

于是来到城门下,丝毫不顾及刘邦‘不许探望、收敛’的威胁,一把鼻涕一把泪,向彭越高悬于城门的脑袋,汇报了自己此番出使齐国的工作情况。

汇报完了,还光明正大的祭祀起彭越,甚至还打算收敛其尸身,将其安葬、为其举丧。

得知有人如此不把自己,以及自己发布的命令当回事,刘邦当即大怒!

令人将栾布抓来,便呵问道:朕都说了不许探望、收敛彭越首级,你却如此不把朕当回事,是想要和彭越一样造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