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故年

第454章故年

“陛下如此大张旗鼓,似乎想要告诉什么人:我汉家,又要有大谋了似的”

三个老伙计联袂走入宣室,却闻曲周侯郦寄人未到而声先至——大老远变传来那极具辨识度的豪迈嗓音。

打自三十多年前,那场令天下人都感到惊骇的诸吕之变后,作为‘卖友求荣之辈’的曲周侯郦寄,很少有如此有精神、如此豪迈的时刻了。

——实在是当年,那件事对于郦寄的打击实在太大,也太过于伤害郦寄的感情了。

真要说起来,郦寄那也是开国元勋来的!

太祖高皇帝封曲周侯,封的可不止初代侯郦商一人的武勋、功绩。

而是把郦商、郦寄父子二人的功绩给合并在一起,整体封了个曲周侯,以父亲郦商为侯,儿子郦寄为侯世子。

虽然说不清这父子二人,谁功劳大些、谁功劳小些——家族得封曲周侯,谁是vp、谁是躺赢狗;

但毋庸置疑的是:为郦氏一族换回的曲周侯爵,郦寄是有份儿的,是有贡献在其中的。

说有一半那或许有点夸张,但有个至少两到三成,大抵还是贴合事实的。

二十啷当岁的年纪,跟着做将军的老爹,一起南征北战、反秦抗楚,郦寄自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老子英雄儿好汉,在当时的汉室,尤其还是开国元勋群体当中,可是极为少有!

更常见的,是老子英雄儿软蛋。

开国十八功侯如此,太祖高皇帝始封一百四十七家元勋侯如此——就连太祖高皇帝自己,也同样如此。

这让郦寄如何不骄傲、如何不自豪

但随着那场巨变,郦寄所有的骄傲,几乎都被践踏的体无完肤。

汉二十七年,也就是太祖高皇帝刘邦驾崩后的第十五年,吕太后驾崩。

适时,吕产、吕禄为首的诸吕外戚王侯,知道家族过往十数年的所作所为,必然被长安朝堂内外的元勋功侯所不容。

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真正将汉家的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郦寄,很不幸——便是诸吕逆贼之首:赵王吕禄的至交好友。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至少在郦寄的角度上来看,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郦寄,是有功于社稷,和父亲合力闯下基业的准元勋、二世侯;

而吕禄,也同样是吕氏外戚二代子侄,虽于国无功,却也因吕太后的缘故,而位高权重。

大家都是‘功侯贵戚’这个圈子里的同龄人,玩儿的好一点、走得近一点,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可坏就坏在吕禄这个‘贵戚’,刚好就是当时,惹得‘天下人’群情激奋的吕氏子侄、诸吕王侯不说,还刚好是吕氏当时的话事人。

结果吕太后一死,吕氏一族决议发动政变,郦寄这个‘吕禄’之友,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卷了进去。

当时,朝中功臣、关外诸侯里应外合,决定两面开,一举三处吕产、吕禄为首的诸吕逆贼。

关外响应的诸侯,是当时关东最富庶、最强大的齐王刘襄。

而朝中,负责在长安抢先一步发动兵变的元勋功侯,是以陈平、周勃二人为主。

说来此二人,也算是和郦商、郦寄父子出生入死,一同创下大汉基业的老熟人、好朋友。

功侯大臣共诛诸吕,于情于理,都敢带上同为开国元勋的郦氏父子。

结果到了要动手的时候,意图窃夺吕禄手中兵符,以借此掌握北军兵权的绛侯周勃,却把主意打到了郦氏父子身上。

——直到郦寄和吕禄是好友,又对父亲郦商无比孝顺,周勃二话不说就把郦商捉拿。

而后,便找来大孝子郦寄,以郦商的性命相要挟道:你父亲的命,掌握在我的手里;

如果不想失去自己的父亲,你这小子,最好按照我说的来做。

郦寄能怎么办

就算本身不是什么大孝子,在当今汉室、在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下,作为侯世子的郦寄,都不可能不管父亲郦商死活。

尤其当时,老曲周侯郦商还年迈抱病!

于是,郦寄自是只能予取予求,向周勃表示:只要能放了我父亲,让我做什么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