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点将!(第3页)
刘荣只想说:上一个达成如此成就——上一个让匈奴人不敢靠近其防守区域的人,还是太宗皇帝年间的魏尚。
至于下一个
大概率不是卫霍,就是霍卫。
——连接连取得朝那、河套两战胜利的程不识,都还不曾被匈奴人如此‘礼待’!
如此将才摆在面前,偏偏汉家眼下又饱受将官稀缺之苦;
刘荣难道还能放着郅都不用
难道还真能把匈奴人官方认定的‘战克之将,国之爪牙’,召回长安给自己做保镖头子,又或是京都治安大队队长
开什么玩笑……
“不妨明告将军。”
“——高阙之战,已然定下章程。”
“庙算,得胜。”
见郅都思虑良久,却始终不发一言,刘荣倒也没有急着催。
而是如是一语,将郅都的注意力拉回眼前,而后再道:“将军亦曾戍边,非‘南将’。”
“高阙有多重要,得之何利、失之何弊,无须朕过多赘述。”
“——只要高阙在手,即便朕自此不复用兵于草原,我汉家,也至少可得二十年太平!”
“二十年后,也至多不过是高阙告急,而非边关告急。”
…
“更何况拿下高阙后,朕也不可能就此偃旗息鼓,与匈奴人握手言和。”
“——朕,有太多太多账,要和匈奴人算。”
“我汉家,也有太多太多国仇、家恨,要向匈奴人讨要。”
“所以高阙,朕是一定要得到的,这一点没有商量。”
“区别只在于:苍鹰郅都,是否愿意为国之爪牙——替朕飞去朔方,啄瞎匈奴人的眼睛,叼走匈奴人的哨卫”
“又或朕,还需另寻先锋,以此泼天之功相酬……”
实际上,并不需要刘荣说这么多——又是夸、又是捧,又是以武勋诱惑之类;
单就是过去这几年,从天子心腹、预备九卿,到边关将领、博望侯属从的巨大落差,就足以让眼下的郅都,不顾一切的赌这一把。
之所以在刘荣发出邀请后,没有第一时间作出答复,而是皱眉陷入沉思,自是和先前,郦寄、栾布、韩颓当三位老将一样。
——高阙,很难打。
天时、地利、人和皆具,也不过是堪堪‘有可能’。
但凡缺其一,便几乎不可能成功!
郅都确实是要赌这一把。
但也恰恰是因为要‘赌’,郅都才不得不慎重思考,好得出一个相对可行的方案,以取得刘荣的信任。
——郅都根本不相信刘荣,会无条件把攻打高阙的先锋任务,交给自己这么个‘非亲非故’的先帝遗臣。
若是不能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郅都根本无法保证这个机会,不会被刘荣交到其他人手中。
比如博望侯程不识;
比如飞将军李广。
再不济,也还有郦寄、栾布、韩颓当三位老将军兜底。
冲锋陷阵,他们或许不再有那个力气了;
但指挥作战,总还是不在话下的……
只是此战的目标,终归是不亚于函谷关的高阙。
即便再怎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郅都最终,也依旧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
——于冬天开战,趁河面冰封夜班而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已经是汉家从战术方面,所能达到的极限。
去掉护城河:大河的阻碍,并制造出突袭机会,已经是汉家在战术层面,能为前线将士争取到的最大优势了。
剩下的,就只能靠将士们一刀、一枪去拼。
于是,郅都的关注点,很快就从战斗本身,转移到了战前准备方面。
——要想让高阙外的大河冰封,非腊月凛冬不可为!
而在能冰封大河的腊月,汉军将士们在河套北部,也很难不被‘冰封’。
既然战略战术层面,汉家已经无法做到更多,那唯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来降低必然会出现的非战斗减员了。